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2022-06-08更新 | 7549次组卷 | 63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袁世凯、张之洞等的奏请和立宪派的压力下,清政府于1911年5月成立责任内阁。内阁总共13人,满族占到9人,其中皇族7人,汉族有4人,被称为“皇族内阁”。此举(     
A.意在促进传统政治转型B.根本上冲击了专制政治
C.壮大了革命反清的势力D.提高了内阁的运行效率
2022-10-06更新 | 3318次组卷 | 23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人认为:辛酉政变在晚清史上,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清王朝从此进入了慈禧太后的时代。这是个不同于嘉道以来不思改革、墨守成规,在中世纪徘徊的新时代,这也是一个不同于以往自我封闭而力图面向世界的新时代其理由是,这个时代(     
A.有曾国藩、李鸿章等中兴名臣,挽救了清政府的统治
B.慈禧太后推动改革变法开辟了晚清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C.经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推动中国近代化
D.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和甲午战争等多次打断中国近代化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如表所示为1908年清廷颁布的《资政院章程》中的部分规定。据表可知,当时(        
第一条资政院“以取决公论,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新定法典及以后修订”
第十五条前条所列第一至第四各款议案,应由军机大臣或各部行政大臣先期拟定
第十六条所议法案的颁布须请旨拟夺
A.军机处仍处于权力中心B.司法独立已是大势所趋
C.传统政治影响依然较大D.政治体制改革已达共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山西举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中写道:“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吾邑学堂业立三年,而诸生月课尚未曾废,乃于本月停止,而寒唆无生路矣。事已至此,无可挽回。”据此可推知
A.传统的士人阶层将被分流B.新式教育备受大众质疑
C.儒家思想已丧失正统地位D.科举废除带来吏治败坏
2022-05-31更新 | 1126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01年初,清廷发布诏书规定“嗣后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诏书的发布表明教育“新政”
A.满足了新式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愿望
B.实现了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C.制定了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选用标准
D.仍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传统窠臼
2022-02-16更新 | 1035次组卷 | 28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清末新政前,新式学堂仅有39所,截至1911年,已达到52500所。新式学堂的学生人数也由之前的几千人增长到数百万人。在国家统一颁行的书目中,“中学书籍9种,而西学方面书籍多达72种”。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A.西学东渐彻底改变了国人的观念B.国家教育方针的改变
C.变革图强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2022-07-04更新 | 1574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财政支出急剧增加。清政府为了筹措新政资金,从新兴的工商产业入手获取新税源,并经常加抽米捐、警捐等。以对商业活动征收的厘金为例,1901年时为1600多万两,到了1908年就增至2000多万两。这反映出清末新政
A.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B.调整了重农抑商政策
C.阻碍了商业活动开展D.解决了政府财政危机
2022-03-01更新 | 1102次组卷 | 13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07年,清政府通过《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和《女子小学堂章程》,规范了女学制度,在这之前创办的女学大多为私人所办,章程发布之后,公立的女学得到了发展,各地创办学堂,并将“天足”作为入学的必要条件。这反映出此时(     
A.工业化对劳动力的要求提高B.新政推进了风俗改良进程
C.已初步具备施行宪政的条件D.妇女地位获得了较大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
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2017-08-04更新 | 3357次组卷 | 86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