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下面为《钦定宪法大纲》的部分内容,其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共同点有
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
选举用投票之法
一次内阁不得解散两次国会
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

① 采用内阁制的组织形式                         ② 体现了一定的分权思想
③ 规定主权在民,人民一律平等               ④ 承认了公民的一些基本权利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01年,清政府宣布将“通商惠工”作为基本国策;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商部,同时参照英、日商法,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具有商法性质的《商律》,还根据商人出资办实业的情况给予相当的官衔。这说明
A.朝廷开始放宽民间办厂限制B.清末新政中进行了政策调整
C.晚清政府用法治取代了人治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 . 如图是1907年的一幅漫画《中国之现象》。该漫画反映了
A.中国知识界对清政府的失望B.清政府主动顺应民主化潮流
C.清政府企图挽救腐朽的统治D.立宪派主导清末“预备立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03年清政府开设了经济特科考试。首场题为:《大戴礼保保其身体,博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有智育同义论》《汉武帝造白金为币,分为三品,当钱多少各有定值其后白金渐贱,钱制亦屡更,竟未通行,宜用何术整齐之策》。材料表明
A.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导了教育改革
B.科举考试不再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C.政府各级官吏均由新式人才担任
D.清政府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做出的调整
5 .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严厉镇压私自出国的人民,并宣称“人已出洋,已非我民,我亦不管。”1909年,在荷属印尼华侨的请求与国内舆论催促下,清政府出台了《大清国籍条例》,确立了血统主义原则,为保护海外华侨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一变化反映出
A.清政府外交主权观念增强B.侨民安土重迁观念得到强化
C.主张独立自主的外交D.清末“新政”重塑了政府权威
2020-04-15更新 | 179次组卷 | 4卷引用: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6 .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科举。革命派几乎不注意此事,改良派反应也不热烈,甚至保守派都未表现出太多不满,农村地区的下层读书人虽然悲愤,却也无可奈何。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价值观念崩溃B.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C.新式教育体系成型D.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05年开始,清政府每年一次举行游学(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毕业生考试,合格者分别“赏给”进士、举人。新学堂毕业生也得到相应的荣衔。1906清政府颁布《举贡生员出路章程》六条,广开门路,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稳定了数以万计很难再进学堂的那部分士人。这些举措
A.彻底废除了科举取士制度B.关注了新旧体制的衔接
C.使近代教育制度得以完善D.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
2020-01-21更新 | 619次组卷 | 29卷引用:10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重点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从中央到地方进行了一系列民主化改革,却没有取得太大进展。但海内外华人“无论立宪、革命两派的志士,都有将来须仿效联邦制度的设想。”孙中山、梁启超都主张学美国或德国,先搞地方自治。由此可见,当时
A.国人对清朝统治及其政策已不信任
B.海内外华人掀起爱国和革命的热潮
C.清末预备立宪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D.资产阶级维新派由此退出历史舞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09年,广东省咨议局(清政府为预备立宪而设立的地方咨议机关)首次进行议员选举,广州府合格选民共1600余人,真正投了票的仅有399人。该府各属计设85个投票所,其中有一所得16票,算是较多的,有60处仅有一票。由此可知,当时
A.预备立宪违背潮流B.南方革命思想宣传深入
C.清朝统治日益孤立D.政治改革缺乏群众基础
10 . 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
A.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B.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
C.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
D.反映了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2020-01-01更新 | 312次组卷 | 17卷引用:辛亥革命(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