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下图是创作于1908年,反映清末新政的一幅漫画。该画最能证
A.清末新政存在明显缺陷
B.清末新政实为一场骗局
C.社会对清末新政寄厚望
D.作者对清末新政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由此可见
A.阻挠变法的顽固派已经垮台
B.地方势力主导新政进程
C.革命党起义刺激清政府变革
D.制度变革成为晚清政府的迫切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03,清政府制定“癸卯学制”,基本照搬当时的日本学制,但对来自日本的学科名称进行了彻底改换,如将“经济学”改称“理财学”、“古文书学”改称“金石文字学”、理科改称“格致科”等等。这反映了清政府
A.借鉴日本学制,复兴传统教育B.不辨名实之分,追求全盘西化
C.回应改革诉求,兼顾文化尊严D.坚持中体西用,抗拒制度变革
2018-02-02更新 | 125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六次双周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末废科举的举措加速了儒学的解体,儒学失去了基本的信仰群体。人们因挣脱了制度文本的约束,心灵获得极大的解放,各类主义纷纷涌现,思想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乱象。这说明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
A.加快了清末立宪运动的进程
B.促进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C.为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条件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2018-01-15更新 | 39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同步课堂好题精炼(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政客观上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和发展B.新政标志中国由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政治
C.新政推动西学传播,为戊戌变法做了舆论准备D.新政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抵制侵略
2018-01-12更新 | 518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课时同步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11年10月30日,清政府在《实行宪政谕》中说:“促行新治,而官绅或藉为网利之图;更改旧制,而权豪或祗为自便之计。……驯致怨积于下而朕不知,祸迫于前而朕不觉。”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导致清末立宪失败
B.清末立宪削弱了皇帝权力
C.清末立宪导致了官吏的腐败
D.清末立宪激化了社会矛盾
9 . 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设立外务部、陆军部、商部、学部等部门的改革应该是
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近代中国某报刊曰:“及乎拳祸猝起,两宫蒙尘,既内恐舆论之反侧,又外惧强邻之责言,乃取戊己两年初举之而复废之政,陆续施行,以表明国家实有维新之意。”该评论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A.总理衙门设立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实施
D.“庚子举乱”爆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