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1年7月,清政府裁撤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903年,为适应“新政”需要,设立商部(后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练兵处(后来与兵部合并,改为陆军部),1905年又增设巡警部(后改为民政部)、学部。上述变动
A.触动了封建专制的政体B.引发了统治集团权力纷争
C.导致传统六部建置瓦解D.诱发了清政府的立宪改革
2022-01-25更新 | 193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末立宪派代表张謇抨击清政府“名为立宪,实则专制。以立宪之名,行专制之实”。他所针对的清政府措施是
A.编练新军B.奖励实业C.废除科举制D.组织“皇族内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统治者将东北视为“龙兴之地”,设立有别于内地的将军体制。1907年清政府将盛京将军改为东三省总督,为东北三省最高长官,并在奉天、吉林、黑龙江建行省,设巡抚,取代将军体制,逐步废除了旗民分治政策。这一变革
A.化解了满汉矛盾B.强化了中央集权
C.加剧了边疆危机D.促进了国家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04年12月《时报》刊载评论:“今日中国之言革新,不论保守党、进步党、急激党,莫不公认教育为当今唯一之问题矣。即就教育而论,不论官立学堂、民立学堂,莫不公认师范为当今唯一之急务矣。”这反映了清末
A.“新政”以教育改革为第一要务B.各政治派别均主张兴办官立学堂
C.废除科举推动了教育的发展D.时代变革对教育人才的迫切需求
5 . 晚清以来,科举制度遭遇了一个持续的、递进的批判过程,龙其是甲午、戊戌前后,批判科举达到高潮。晚清先进人土批判科举制主要是由于
A.辛亥革命的推动B.社会变革的迫切
C.民族危机的加深D.反清斗争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第一个五年,伴随清政府设立商部、奖励发明,全国的民间投资高达4500万银元以上,开设的厂家有近300家,不少发明创造应用于生产,出现了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的快速发展主要由于
A.洋务运动的影响B.维新变法的推动
C.清末新政的推行D.辛亥革命的成功
8 . 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创办公共藏书楼的主张;至1897年维新派共建藏书楼51所。1906年,出国考察宪政的大臣奏请清政府设立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之后,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等大臣纷纷上书奏请设立图书馆,以开民智。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股政府兴办近代图书馆的热潮。由此可知,近代图书馆的设立
①受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推动                 ②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③受到了清末“新政”的影响                    ④推动了清政府的政治制度改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废除变法措施;三年后,清政府推行"新政",其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更为广泛深入。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统治危机日益加深B.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10 . 1905年,京师大学堂举办了第一次运动会,校方特别强调开运动会的目的是培养青年“临事不辞难,事君不惜死”的精神,还要运动员一再高呼“皇太后圣寿无疆,皇上圣寿无疆”等口号。这反映了
A.新式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B.体育强国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C.中国教育从传统向近代嬗变D.近代学堂开始重视体育运动
2022-01-19更新 | 19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德成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