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问题与人口迁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以前人口增长缓慢,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人口六千余万……到12世纪初(即北宋末年)进入峰值阶段,当时在北宋、辽、西夏、大理等范围内,总人口达到一亿四千万。人口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传统农业在这一时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新发展,中部和南部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相应增加。如果说,各类耕地的开垦,例如淤田、沙田、潮田、山田、圩田、围田、湖田等的出现,是一种外延式的发展,那么,南方地区讲究精耕细作的集约化经营,便是更为重要的内涵式发展。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虽然宋朝比前代繁荣,但在开国100年后也遇到了历史循环所带来的政治、经济题。……人口增长是造成这种衰退的一个原因。在农业国家里,人口增长可以增加赋税,但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与粮食生产失去平衡,结果要养活的人口越多,赋税的盈余也就越少。……人口增多,意味着农庄缩小和土地的过度耕种,结果小农纷纷破产或者沦为地主的雇农。地主虽然在理论上亦和农民交纳同样的赋税,但他们常常可以通过与官府的关系免交或少交赋税,这样地主手中的财产越积越多,而国库收入却越来越少。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人口进入峰值阶段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简述人口问题的历史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3年,新中国进行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5.82亿人。这是新中国第一次采用全面、科学的调查方法开展人口普查。据此推知,这次全国人口普查(     
A.体现了土地改革的实施效果B.加速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进行
C.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持续发展D.服务于新中国政治经济建设
2023-02-12更新 | 213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世纪中期,大萧条横扫欧洲。法国北部地区的棉纺工人将他们的绝望发泄在涌入法国北部同样绝望的比利时移民身上……据此判断,法国这些工人(     
A.认为比利时工人抢了工作B.对自身困境缺乏正确认知
C.具有强烈的狭隘民族主义D.都受害于大萧条经济危机
2022-11-30更新 | 12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嘉庆皇帝在批复《查办吉林、长春两厅流民折》中提到:“流民出口,节经降旨查禁,各该管官总未实力奉行,以致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数干户之多,总以该流民等业己聚族相安,聚难驱逐为词,仍予入册安插。”据此推测当时这两地(     
A.已经成为流民的主要迁入地B.地方政府对移民持宽容态度
C.摆脱中央对行政运行的干预D.中原居民生活环境日益恶化
2022-10-21更新 | 49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西人口发展对比图


注:圆点实线为中国人口数字,菱形点虚线为西欧人口数字。

材料二   《汉书》中记载:“汉极盛矣,人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然而到了

三国时期,唐代杜佑写《通典》的时候,综合《三国志》裴松之的注释,以及晋代《帝王世纪》的数字,得出一个非常精确的人口数字:“七百六十七万二千八百八十一。”隋朝的人口高峰,正史记载是4600多万,唐代建立时人口有1000万左右。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崇宁元年(1102年)宋朝有户2000万(实际各路相加为1730万),大观四年(1110年)有20882258户、46734784口。

主编《中国人口史》的葛剑雄先生论证说,东汉三国间的人口谷底应该是2300万左右,而不是767万。至北宋末年中国实际人口数应当超过1亿。南宋和金的经济恢复使13世纪初全国人口(也就是宋、金、西夏、大理等)加到一起超过了1.4亿,成为中国人口史上第三个高峰。

——摘编自张宏杰《简读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与西欧人口变化主要特点的异同,并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古今人口统计数据”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6 . 南宋孝宗以后的每一次北方人口南迁都会引起大争论,问题集中在是否接纳这些人、如何防范附载于他们身上的东北民族文化的扩散等方面。由于都城临安是北方新移民和东北移民的重要迁入地,所以每一次争论几乎都以临安为焦点。这些争论反映出(     
A.移民带来了文化之间的冲撞B.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的影响
C.北民南迁导致社会秩序混乱D.南北方的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统计,1990年发达地区国际迁移人口占其总人口的4.5%,发展中地区为1.6%。1990~1995年发达地区的人口增长中,有45%来自国际净迁入,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一新西兰为净迁入地区,而非洲、亚洲、拉美为净迁出地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瓦解B.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速
C.欧盟各国人口政策的吸引D.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8 .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是国家财政重要来源。学生对6-9世纪中国人口户数变化做了相关分析,其得出的结论与这段历史史实基本相符的是(     

①图中显示Ⅰ、Ⅲ两次的人口增长与国家的统一密切相关
②图中显示Ⅱ、Ⅳ两次的人口急剧下降均由末世暴政导致
③从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推动人口数达到高峰
④图中所示Ⅴ表示中央对户口控制不力中央集权趋于衰落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2-07-06更新 | 206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省内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南洋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一直到明清时期才越走越宽,呈现大规模的迁徙潮。从汉朝到明清时期,每当新老政权交替之时,不堪战乱的百姓与没落的权贵的一部分会移居海外。“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因此凭借着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特别是闽广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有资料记载,鸦片战争之前下南洋经商谋生的华人就已有150万人之多。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接受纷至沓来的不平等条约,此时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出现了马来西亚联邦给予移民足够的免费土地等优惠措施以吸引华工的现象。“下南洋”的华人与华侨或工或商,胼手胝足,打下了华人的一片天地。

——摘编自高荣伟《下南洋: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人口大迁徙》

材料二   19世纪,欧洲农业在机械化的普及下,农业人口迅速减少,资本主义农场的发展又使得越来越多的雇工丧失生计;工业领域中,伴随着捣毁机器的“卢德运动”、英国宪章运动的接续发生,许多工人逐渐感到失望与厌倦。为了缓和人口激增等矛盾,诸国政府也纷纷废除了限制移民的规章,因此人口外流趋势加强。而同时期的美国,农业上大量国土有待开发,加之工业革命席卷各个产业,大型工厂纷纷建立,使得美国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大大增加。1863年,国会通过了《鼓励移民法》,林肯总统和国务卿等也发声呼吁美国驻欧洲官员宣传美国的高工资,以此吸引欧洲的科研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

——摘编自王喆《19世纪西欧人口赴美移民的历史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下南洋”现象的特点,并分析推动“下南洋”现象出现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西欧赴美移民的原因,并指出与鸦片战争后华人“下南洋”的不同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中澳大利亚遭受了战争损失,政府深刻认识到增加人口对于国家防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1945年澳大利亚制订大规模引进移民计划,“在规划移民人数时,充分考虑到工业的需要”“英国人历来受到优待,因为他们比其他任何民族更快地融入澳大利亚社区”。19463月,澳大利亚和英国政府达成“免费和援助通行计划”。19471974年,86%的英国移民获得了援助,他们大多是熟练或半熟练工人。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澳大利亚高技能人才供需严重失衡。澳政府逐渐意识自己想要的英国移民类型几乎与英国想要保留的人群相同,开始向其它地区尤其是亚洲放宽移民条件。据统计,80年代亚洲定居者总数首次超过英国定居者总数。战后移民结构的变化逐渐改变了澳洲人种族偏见的心态,1972年,传统的歧视和限制有色人种向澳大利亚移民的“白澳”政策被废止。二战后的三十年里,澳大利亚迅速成为高度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移民将继续成为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者。

——摘编自张谨《二战后三十年间澳大利亚技术移民结构与成因探析》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目的和特征。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澳大利亚移民政策调整的原因,指出移民对澳大利亚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