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周公曾说“上帝关怀下民,为民求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周公的这些话,也被编入《左传》和《孟子》等书中。这说明(     
A.周公的仁政思想影响深远B.儒家思想影响了西周的施政
C.统治者认识到民众的力量D.西周开始利用神权维护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殷人认为天命素定,但周公在总结夏商亡国教训时,明确意识到“天命靡常”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这一思想在周公那里被上升到了政治意识形态的高度,并较为理性地认为天命不是固定在哪一个朝代哪一个人身上的,而是根据王者的“德行”而转移的。周公的天命靡常思想(     
A.否定了夏商君主的治理效果B.强化了君权神授的政治理念
C.意在确立周朝统治的合法性D.使民本思想贯穿于周朝始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周代实行国人参政制,运用舆论褒贬当局、参与朝会、举行起义和暴动是国人对朝政施加影响的常见方式。国人集会对所议政事不但有发言权,而且有表决权。当政局动乱之际,国人在推举摄政的过程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材料反映出周代(     
A.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激化B.政体中具有原始民主成分
C.贵族权力受到了较大限制D.原始民主植根于悠久历史
2023-02-06更新 | 164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商人笃信天命,在殷墟甲骨卜辞中的“德”字既不常见,也无“心”符。周人认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西周金文和文献中“德”字加入了“心”符,成为一个被周人反复提到的突出概念。这反映了(     
A.天命观念逐渐淡化B.宗法分封制的影响
C.周人不再崇拜鬼神D.德的观念更趋理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点包括(     
①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尤其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②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以中原为核心的方向发展;
③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神权色彩浓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07更新 | 932次组卷 | 30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商代,商王把“神明”作为信仰,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牢牢地将“权、势、术”演绎着。西周时期,周王为大宗,通过大量的封藩建卫来巩固其统治,同时把以血缘文化为体系的“礼”文化传播于王朝之内,这些现象反映出商周时期(       
A.以德治国理念不断成熟B.宗法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王权政治色彩较为浓厚D.社会思潮的多元化走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禹征伐有扈氏时称“天用剿绝其命”,自己“共(恭)行天之罚”;而武王灭商时说,“(纣王)俾暴虐于百姓”,所以降下大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材料反映出
A.儒家仁政思想影响扩大B.天意是军事征伐的理由
C.西周治国理念更重人事D.天命神学观已经被摒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内重要人物的部分主张或改革措施。据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
人物诸侯国主张或改革措施
管仲齐国“以劳收禄”“收禄不过其功”“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
乐毅燕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察能而授官”
申不害韩国“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内修政教,外应诸侯”
吴起楚国“使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明法审令”“砥砺甲兵,以时争利于天下”
A.实现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B.法律教化阻碍社会发展
C.军功爵禄与法律制度分离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2022-03-29更新 | 589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测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西周王朝的外服成员中,除了服属于周王朝的这部分异族邦外,还分封大批的同姓及异姓诸侯于边远地区,他们与周王有着或近或远的血亲关系,构成了周王朝外服的骨干,代表周天子对其他的外服部族进行监视和统治。这一举措
A.形成了垂直管理模式B.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利于加强对地方治理D.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022-03-25更新 | 212次组卷 | 2卷引用:二轮拔高卷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周汲取前朝灭亡教训,提出“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其中“德”包括敬天、敬宗、保民三方面,尤其要“怀保小民”。这反映出西周(       
A.统治思想的理性色彩增强B.注重对小农经济的保护
C.利用宗法制维护民众利益D.仁政思想受到高度重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