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尚书》记载,盘庚迁股时,为了争取卿士和底人的支持,对他们说:“天其水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底绥(disu,得以安定)四方。”这反映了
A.道法自然初现端倪B.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C.专制王权开始形成D.神权王权紧密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张光直在《青铜时代》一文中指出,商周的早期青铜器上,神奇的动物具有支配性的神力,人的地位是被动与隶属性的;而周代后期的青铜器上,人从动物的神话力量之下解脱出来,常常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这一变化体现了,周代后期
A.宗教信仰产生B.人文意识增强
C.青铜技艺提高D.神权色彩浓厚
2022-01-14更新 | 65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新时代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周礼》记载,宰夫司百官考核,“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月终,则令正月要;旬终,则令正日成,而以考其治。治不以时举者,以告而诛之。”这一规定意在
A.强化等级观念B.完善官僚政治
C.服务农业生产D.规范政治秩序
2022-01-14更新 | 718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2-2023学年纲要上课时练习+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卜辞中经常有先王宾于上帝的记载,商人认为先王死后会升入天国且经常宾于帝所,他们接受人王的献祭,然后影响上帝,使人王得到好的收成及各种福佑,所以在商人的各种祭祀中,对于祖先神的祭祀特别隆重。这说明商
A.占卜迷信活动盛行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C.祭祀活动影响天象D.权力实现高度集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周公认为“天命”就是民心民力,故而在“敬天”的同时,极力提倡“保民”。主张治国者首先要加强自我克制,处身行事以“德”为规范,同时也要加强对“民”的教育。周公的这一思想
A.促进了平民教育的普及B.创立了宗法分封制的原则
C.对先秦儒学有较大影响D.弱化了对天和上帝的信仰
6 . 夏商周三代的君主在营建新的都城之时,必须先选择“国之正坛”和“木之修茂者”,用于建造宗庙和神社。 在都城的布局上,宫城一般位于城中心,宗庙、神社位于宫城前方的左右两侧。由此可知,夏商周三代
A.神权处于统治地位B.宗法体制已经形成
C.中央集权日益完善D.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殷代后期,商王有意识地将自己与天帝联系起来,出现了君王由人间走向天上的趋势。对此,郭沫若指出:“帝的称号在殷代末年已由天帝兼摄到人王。”据此可知,当时
A.血缘政治趋向淡化B.王权神化意识强烈
C.等级秩序逐步形成D.商王实现高度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商朝,人们对“天”无能为力,只能祈求其保佑。而自周代始,“天”成为真正的人格神,且与君意相关联,君主对它的祭祀再丰厚,若本身没有敬天爱民,也不会受到上天的庇佑。这一变化说明
A.王权必须借助神权维系统治秩序B.人们对国家治乱原因的认知深化
C.君主权威带有较浓厚的神秘色彩D.儒家民本思想成为治国的新标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殷周之际,中国政治与文化急剧变革。殷人认为其有天下是“天命降监,下民有严”,西周成王则告诫诸侯“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由此可知,殷周之变的内涵之一是
A.走向贵族分封政治B.神权政治色彩消除
C.敬天保民观念产生D.形成家国一体格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左传》记载:鲁庄公三十二年,虢公祭祀神明,请求赐予土地,周内使日“虢必亡矣,虐而听于神”,虢国大臣史嚣也说“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虢多凉德,其何土之能得?”这表明春秋时期
A.神权退出政治舞台B.祭祀活动遭到否定
C.人定胜天思想确立D.民本思想已经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