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7 道试题
1 . 《诗经·商颂·玄鸟》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甲骨文则主要是指商朝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这可用于佐证商朝时期(     
A.王权与神权结合的特征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强化了大宗的特权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盖天子、诸侯者,有土之君也。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卿、大夫、士者,图事之臣也,不任贤,无以治天下之事”。这表明殷周时期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混乱现象B.家国同构的政治特色
C.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等级关系D.世袭和选贤同时并存
3 . 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他们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而西周利用宗法血缘关系把众多的诸侯同周政权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分封制(     
A.政权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B.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C.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治理模式D.保障了西周的长治久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周初统治者把商代的"人神之礼"改造为"人际之礼",引入了"德"的理念和规范,形成了天命与德治、天命与民意相结合的辩证统一理论,为"武王伐纣、以周代商"提出了合理的解释。这种变化表明
A.王权必须借助神权维系统治秩序B.统治者对国家兴衰原因认识深化
C.君主权威带有较浓厚的神秘色彩D.儒家民本思想成为治国的新标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下列商周异、同姓公卿的比例差异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同构B.等级森严C.君主专制D.官僚政治
2020-01-17更新 | 77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泰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周中期的史墙盘铭文突出历代周王的成绩,其后才讲到史墙自己的家族。西周晚期的叙述盘铭文与史墙盘的内容、主题相似,但家族的传承成了后者表述的中心,周王朝的世代发展则降到了次要的位置。这一变化反映了
A.青铜冶炼技术进步B.历史记载注重传承C.宗法体制走向崩溃D.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7 . 西周时期,周公等统治者强调“以德配天”,认为天命是通过祖先之德秉承而来,只有通过“德”才能秉承天命,否定殷人生而具有天命的观点。其主要意图是
A.为自身政权的合法性提供依据B.否定殷人崇拜祖先的做法
C.批判神权思想以维护礼乐制度D.继承和完善宗法分封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商朝统治者认为他们的祖宗就是“天”的主宰,“天”只保佑商朝人,甚至只保佑商王,商王唯一要讨好的对象就是“天”。周朝统治者认为“天”就是自然界,就是芸芸众生——“天”是“万物父母”,人是“万物之灵”“天意”就是民意。这一变化表明周朝政治
A.实现了德政礼治理想B.具有浓厚的民本色彩
C.完善了社会治理体系D.终结了对鬼神的崇拜
9 . 殷商时期,巫风弥漫,祭祀鬼神的现象相当普遍;西周时期,当政者认为,执政必须注重重民众需求,即使上帝百神和先公先王也曾是考虑民众愿望的“至上神”。这一变化说明西周时期
A.祭祀对象发生变化B.民本思想逐渐显现
C.平民地位有所提升D.族权色彩日渐浓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周文献中,常见周王以“我邦”与“我家”并提,要求臣下尽心效力,“保其家邦”, 并说周公这样的朝廷大臣是“勤劳于王家”。这主要体现了西周
A.分封诸侯国以藩屏周B.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
C.要求诸侯国效忠朝廷D.“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