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时期,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具有浓厚宗教色彩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神权与王权的结合D.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2 . 夏朝,启的儿子太康失国后,后羿“因夏民以代夏政”;西周,“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和行政”。这反映(     
A.社会动荡不安B.中央集权未形成
C.地方控制弱化D.原始民主制色彩
3 . 周天子分封褒封的“天下万邦”中,不仅封君姓氏多元多样,血缘多源。而且王朝及其领导的“天下”,从政治上直接超越和凌驾于为数众多的族邦,形成了最大规模的地域政治共同体,尊尊源于但已高于亲亲,体现了鲜明的文明特质。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核心权力实现高度集中B.国家制度建构尚不成熟
C.宗族聚居状态逐渐打破D.地缘关系占据主导地位
2023-03-14更新 | 1268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新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选修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殷人认为天命素定,但周公在总结夏商亡国教训时,明确意识到“天命靡常”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这一思想在周公那里被上升到了政治意识形态的高度,并较为理性地认为天命不是固定在哪一个朝代哪一个人身上的,而是根据王者的“德行”而转移的。周公的天命靡常思想(     
A.否定了夏商君主的治理效果B.强化了君权神授的政治理念
C.意在确立周朝统治的合法性D.使民本思想贯穿于周朝始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春秋前期,秦、晋韩原之战中晋惠公被俘,晋国内曾召集国人以征询改立新君的意见。晋惠公遂派人回国,以国君的名义将一部分土地赏赐给国人,名之曰“作爱田”。这反映了当时(     
A.原始民主传统仍具影响B.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
C.重大事务采取集体决策D.兼并争霸战争的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商朝甲骨文“德”字没有“心”旁,也不常见。西周金文“德”字加入“心”旁,且常常被周人提到,并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依”。这种变化反映了(     
A.文化影响范围扩大B.儒家道德观念形成
C.周人关注人的努力D.神权迷信思想破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西周初期,大量的殷商贵族被迁到洛邑。周公要求他们顺从天命,安于邑居,承诺他们仍然分有土地,还可以担任各种官职。这些举措旨在(     
A.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加强中央集权
C.增强政权的认同感D.推行仁政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倚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


分析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023-01-0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诗经·商颂·玄鸟》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甲骨文则主要是指商朝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这可用于佐证商朝时期(     
A.王权与神权结合的特征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强化了大宗的特权地位
10 . 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A.统治者神化王权的需要B.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达
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影响D.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百姓中普及
2022-12-13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