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白寿彝对宗法分封制曾作如此评价:“西周时期,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这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神权统治B.等级森严C.家国同构D.中央集权
2020-08-27更新 | 587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肇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何尊是周朝代表性酒铜器祭祀用品,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写有的“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这反映了西周当时
A.青铜铸造水平领先世界B.已经迈入早期国家阶段
C.集权的政治制度大体形成D.王权与神权统治相结合
3 . 下表是关于先秦时期天命观念的一些历史叙述,据此能够反映出
主要记述引文出处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表记》
“天裴忱辞,其考我民。”《尚书大诰》
“夫民,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
A.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已萌发B.古代神权和王权的紧密结合
C.天命神权下人文精神的发展D.古人对天的认知己趋于理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西周至春秋时期,天子设立了“三朝”制度,即“外朝”、“治朝”、“燕朝”,后两者合称“内朝”。而“外朝”则是指天子“大询众庶之朝”,即国家在面临重大的事件时向普通民众咨询意见、宣讲政令的集会。“外朝”的设置
A.具有政治协商的色彩B.成为皇权决策的辅助手段
C.体现国家权力的制约D.表明官僚体制的逐渐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殷人的眼中,只有通过虔诚的祭祀才能获得“上帝”的眷顾而统治长久,而以周公为代表的周族却认为,天神是无私的,以“道德”作为赏罚标准,君主必须“保民”才能“以德配天”。这表明
A.治国理念发生变化B.神权王权实现结合
C.德治传统已经确立D.神的地位发生动摇
2020-03-13更新 | 707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市李兆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多为颂扬先祖、祝愿家族昌盛之类的套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很多还记载了监制者的官职名号、工长名与工匠名,有的量器还记载了容量、重量和使用地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生产技术的进步B.宗法观念的消亡
C.集权政治的趋向D.礼乐制度的完善
2020-02-14更新 | 489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汕头育能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周统治者在夏、商两代“天讨”、“天罚”的神权思想基础上加以补充,创造了“以德配天”、 “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作为国家的立法、司法事务的理论指导。这种“礼”、“刑”共用的法 律模式说明
A.儒学思想影响商周法律制定B.天人感应学说融入西周法制
C.中国古代法制注重德法并重D.中国古代社会法制体系完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传统社会,孝敬父母就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忠孝同义。中华民族有许多英雄以忠顺君主为初衷,以效忠国家为结果。这表明在传统社会
A.君权至上意识浓厚
B.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C.家国一体观念突出
D.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公元前536年,郑国大臣子产将刑法铸刻于鼎上公之于众,招致各国贵族反对,晋国正卿叔向书信给子产,认为此举将使民众对礼的崇敬将不存,子产复信曰“吾以救世也”。这反映出当时
A.礼乐崩坏不利于统治
B.法治是各国的共同选择
C.贵族特权逐渐被打破
D.礼法分治违背历史潮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