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据记载,商的祖先名契,其母一次与同伴在水边洗浴,偶然见到一只燕子蛋,便取来吃掉,由此怀学生契;周的祖先名弃,在其母在野外偶然踩踏他人的足迹,因而怀孕生弃。但两人之父均不详,不见史册。这种传说反映了(     
A.部落经过母系氏族阶段B.封建帝王自我神话王权
C.宗法制以母系血缘定亲疏D.图腾崇拜始于商周时期
2 . 商代国家体制有内服与外服之分,且外服异姓方国居多。西周时期,大规模分封宗室子弟和功臣。商周政治体制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A.部落血缘色彩增多B.国家政权的强化
C.财产地域观念淡化D.等级制度的瓦解
3 . 周厉王改变周、召二公"世为卿士"的惯例,起用有经济、军事专长的荣夷公和虢公长父,还实行国家"专利"制度,对贵族占有的山林川泽征收专项责赋。这些改革
A.废除了传统的分封制度B.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加速了社会制度的转型D.触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4 . 商代的三十一个君主中,真正被尊为天下共主者,只有六人,他们所赖以发号施令的,不过是本部族人口较多,兵力较强而已;但西周则不同,周天子不但实现了“天下共主”的权力认同,而且还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和统一的国家。这一政治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中央集权体制的逐渐构建B.宗法分封制度确立
C.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控D.家国一体亲贵合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西周初期,大量的殷商贵族被迁到洛邑。周公要求他们顺从天命,安于邑居,承诺他们仍然分有土地,还可以担任各种官职。这些举措旨在(     
A.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加强中央集权
C.增强政权的认同感D.推行仁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多为颂扬先祖、祝愿家族昌盛之类的套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很多还记载了监制者的官职名号、工长名与工匠名,有的量器还记载了容量、重量和使用地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生产技术的进步B.宗法观念的消亡
C.集权政治的趋向D.礼乐制度的完善
2020-02-14更新 | 489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9年重庆市南岸区高三开学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尚书,康诰》中记载周公认为“殷罚有伦”:《荀子.正名》中荀子有“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之言。由此可知
A.周朝行的是礼乐制度
B.商法影响了周之刑法
C.周朝完全承袭了商法
D.商周王权与神权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殷商时代,能支配自然变化和人类祸福的超自然能力被称为“帝”,因此占卜、祭祀和巫术活动盛行。周代以来,对天的认识开始强调道德意识,“敬德保民”的思想和礼乐制度使西周从“神本”文化逐渐转为“人本”文化。这一变化反映出
A.宗教观念趋于淡化
B.民本思想得到推广
C.理性意识有所增强
D.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西周前期,“王臣”主要为周王所有,平时在国都附近活动。西周晚期,“王臣”变得前所未有的扩大,整个周王朝除周王以外的人都应当属于“王臣”的范畴。王臣内涵的扩大表明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增强B.天下共主理念日益凸显
C.贵族世袭特权地位受冲击D.周天子的权力得到强化
10 .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最主要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B.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继承权力和财产
C.宗族组织管理国家
D.“天下为私”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2021-07-29更新 | 27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2022学年新高三历史开学考试试题(统编版)-卷01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