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1 道试题
1 . 现已面世的甲骨卜辞中绝大部分是对于祖先神灵的贞问,认为神灵是历史的主宰。到了西周时期,青铜铭文则多载人事,少言神灵。统治者也更加关注民众和如何获得民心,这一变化说明西周
A.专制王权不断发展B.神权意识渐趋消亡
C.人文观念逐步兴起D.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2 . 周公称赞文王“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同时,西周在官职设置、官员选任、政绩考核和狱讼处理上,均“仪刑(效法)文王”。西周统治集团此举意在
A.反思殷商败亡的教训B.宣扬以德治国理念
C.表彰文王治国的功绩D.完善国家管理制度
2022-02-14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记载上古历史的先秦文献《尚书》中多处出现“民监”“民视”“民听”“保民”等记录。这表明我国
A.民本思想历史悠久B.民主观念较早成熟
C.血缘政治影响式微D.早期国家崇尚平等
4 . 下表是先秦文献的记载,这可以用来说明
A.政治行为带有神秘性B.《尚书》具有重德和重实际特点
C.君权神授的合理性D.朴素人文主义精神的萌芽
2022-01-0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卷(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时期,周王登基后,经常有对公卿大夫进行再册命的举动,比如录伯簋铭文记载:“录伯,自乃祖考有爵(勋)于周邦,右辟四方,惠宏天令。”内容是赞扬了被册命人祖先的功绩。此举意在
A.强化宗族血缘关系B.实现对地方直接控制
C.恢复周天子的权威D.倡导用贤的政治风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周王不是不想集中权力,而是条件不允许。说到底,是钱的问题,周王没有通过编户齐民直接控制税收的体制,也不大可能有后世的俸禄制度。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贵族制度建构于编户齐民体制之上B.政治制度的变革依托经济的发展
C.权力集中的根本在于实行俸禄制度D.封邦建国造成西周诸侯分裂割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商周公卿在传世文献和标准器铭文中有200多位,其中姓氏可考65位。其中商代公卿中异姓和同姓的百分比分别是34.78%、21.05%、而西周异、同姓公卿分别为34.78%、65.22%。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它决定着政权的形态。这说明了
A.“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B.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界限分明
C.建立起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
D.家国一体的社会架构逐步形成
2019-07-02更新 | 632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乐记》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乐记·乐本篇》记载:“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由此可知,音乐
A.决定了政治是否清明B.能够反映社会政治状况
C.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D.促进了等级制度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西周统治者把主畿以外的广阔地域分封给贵族或功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随之而来,如何约束诸侯等社会管理层,便成为西周朝廷面临的关键问题。西周的解决方案是以宗法制来维系分封制,通过宗族认同以培育政治认同。这说明西周政治的基本特征是
A.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制约B.地方管理集中化
C.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结合D.行政机构官僚化
10 . 商周时期,居住在国都的人被称为“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同时有服役和纳军赋的义务。“周厉王暴虐侈傲,国人谤王。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召公以“防民之口,甚于防水”为喻,劝谏厉王听取国人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厉王不听。“于是国(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这说明当时
A.社会矛盾不断激化B.国人享有编户齐民权利
C.具有原始民主传统D.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