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殷人的眼中,只有通过虔诚的祭祀才能获得“上帝”的眷顾而统治长久,而以周公为代表的周族却认为,天神是无私的,以“道德”作为赏罚标准,君主必须“保民”才能“以德配天”。这表明
A.治国理念发生变化B.神权王权实现结合
C.德治传统已经确立D.神的地位发生动摇
2020-03-13更新 | 70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重难点01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勃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王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西周晚期,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言论。这说明当时
A.宗法分封制取代禅让制B.具有原始民主传统
C.君王权力遭到严重削弱D.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尚书》等文献记载,周人以“小邦周”战胜“大邑商”后,对夏、商以来的天命观进行了改造,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天命论。该理论
A.实践了孔子以德治民的理念B.改善了西周的民生状况
C.阐释了新政权的合法地位D.为后世稳定发展提供借鉴
2020-07-01更新 | 667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商代甲骨文“德”字没有“心”符,时人尊崇天命,认为一切都是神意赐予的结果;西周金文的“德”字加入了“心”旁,将人的行列和思想联系起来,由此产生了以德配天的政治法律观念。这说明西周
A.强化了统治的神权色彩B.天命观中蕴含民本思想
C.实行了严格的等级秩序D.意识形态始终摇摆不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商周时期,人们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一种存在,是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因此,周武王以封为鉴,“惟天惠民,惟辟奉天”,周公也主张“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A.挑战上天的权威B.认识到了民生的重要性
C.信奉“君权神授”D.采纳儒家为政以德思想
2021-04-01更新 | 34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1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6 . 春秋战国时期,无视“礼法”的各诸侯国比以往更加重视筑城,有学者认为当时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筑城运动”。这一时期城邑数量之多,现于《春秋》《左传》《国语》者即达1016个,其中有“国”名为城邑之名者百余。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各诸侯国的统治者拥有空前集中的财富
B.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结构
C.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周的刑法中出现了不孝、不悌、不睦、不敬祖先等犯罪种类,这些犯罪行为被视为罪大恶极。这表明
A.血缘与政治间相辅相成B.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C.宗法为政治制度的核心D.刑法逐步臻于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何尊是周朝代表性酒铜器祭祀用品,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写有的“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这反映了西周当时
A.青铜铸造水平领先世界B.已经迈入早期国家阶段
C.集权的政治制度大体形成D.王权与神权统治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周时国人暴动可以赶走天子而不受惩罚,直至春秋时代,国君在重大问题决策时还需要“询国人”“谙万民”,国人干预“立君”“迁国”,甚至“出君”“就君”的事也屡见不鲜。这主要表明,中国早期国家
A.践行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B.制定礼乐制度促进权力认同
C.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D.君主尚未实现高度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周礼》记载,西周时期与国君同族的下层国人也拥有干预政治的权力,遇有重大问题,国君要询问全体国人的意见,国人可以批评甚至废除国君。这说明西周
A.已经形成了高度的中央集权B.形成了完善的中枢决策体制
C.保留了部分氏族民主制传统D.建立了有效的行政监察体制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