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周人藏礼于器,对青铜礼器的使用在数量、形制和大小都有严格的规定。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周人列鼎通常为单数,奇数的鼎与偶数的簋(guǐ)配合使用;而在山东半岛及黄淮、江淮流域的东方族群则盛行“偶数用鼎”。这一现象反映出
A.贵族集团内部等级森严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瓦解
C.分封制下地方独立自治D.早期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
2 . 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
A.层层分封等级森严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带有浓郁神权色彩D.最高权力尚未集中
2022-01-0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周时期,周王为了使诸侯国秉承分封之初的忠诚守信,利用玉瑞(用玉制作的礼器)制定了一系列繁琐的礼仪活动,形成玉瑞制度,作为控制诸侯国的手段和凭借。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中央集权得以强化B.地方治理有所加强
C.宗法制度得到认同D.家国一体局面形成
5 . 史载夏王朝作为当时各部落的盟主,只能以“封诸侯、建藩卫”进行统治。商承夏制,西周发展为全面的层层分封。当时已出现中央与地方的统属关系,有的都邑直属中央政权,有的都邑则由诸侯国管辖。这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政权具有强烈神秘色彩B.“传贤”强化了尊卑等级
C.王权是国家政治的纽带D.执政集团未实现权力集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诗经大雅》称“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尚书召诺》称“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统治者也有意识地整编前代文献。“殷鉴”观念
A.推动了重史传统的形成B.旨在强化对思想的控制
C.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延续D.是对商文化传统的沿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史书记载:夏太康失国是“为界所逐,不得反国(返回国都)”;商王太甲被辅臣伊尹“放之于桐宫”;周成王年少,周公旦“乃摄行政当国”;周厉王被逐,“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日‘共和”这说明在早期国家中
A.君主专削政体受到贵族冲击B.血缘宗法制度无法发挥作用
C.贵族政治维护了政权的稳定D.国君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