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五代时,后晋的成德节度使安重荣说:“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为防止此等乱象重演,北宋进行制度设计时,采取的相应措施有
①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②设转运使收地方财权③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④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政赋税,除宋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政赋税运转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
A.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
B.政府重视完善地方监察体系
C.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
D.中央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
2018-01-03更新 | 319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下列措施中,与此想法直接相关是
A.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B.在地方设节度使
C.设三司管理财政
D.派文臣任知州
5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州的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州是历代地方行政区划之一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低到高的演进趋势
C.州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D.州是专设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行政机构
6 . 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
A.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B.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
2017-10-19更新 | 478次组卷 | 46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宋代官职大辞典》中写道:“乾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保证了地方的财政收入,稳定了地方安定局面
B.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的管理,从而加强对人民统治
C.导致对人民掠夺更加残酷,加剧了社会的矛盾
D.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8 . 据《文献通考》记载:“(宋)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下列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C.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强干弱枝”D.提高军队战斗力、实现富国强兵
9 . 秦代只设置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君主专制的膨胀
C.监察制度的弱化
D.谏议制度的消亡
10 . 北宋诗人苏舜钦曾这样描述:“游嬉于廛市间,以鬻巧绣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另一位北宋文士宋祁形容说:“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之,而雇人荷之。”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北宋中期面临哪一社会问题
A.冗官B.冗兵C.积贫D.积弱
2016-11-21更新 | 582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九中学高二历史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月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