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宋代采用强干弱枝、内重外轻的做法加强中央集权,“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下列符合宋代这一做法的是
A.州刺史拥有行政权和领兵权B.节度使成为州以上地方军政长官
C.设置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D.行省作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关
2 . 宋代的“路”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起初是一种由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司机构,设置的初衷是为防止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下列机构职能演变与其相同的有
①郡   ②州   ③道   ④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对于统治者来说,保持一姓专制政权的统一和安定是最高的政治目标,因此其统治政策必然趋向高度的中央集权。但当内乱或外部侵略爆发时,中央政府又不得不下放一定的权力于地方政府平定内乱或外侵以维持王朝的生存。然而权力的下移又有可能带来地方分权的过重,从而导致国家的分裂和王朝的崩溃。于是新的统治者接受前代教训,致力于追求更佳的中央集权方式,但其选择的结果仍然是跳不出高度中央集权的藩篱。因此,我们看到,一部中国古代政治史就在外重内轻和内重外轻的两端往复摆动,同时又一步紧似一步地走向极端的中央集权。

——周振鹤著《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材料二   地方权力在宋元以后则基本丧失殆尽,因此自宋代以后,中国历史上不再出现因割据而产生的分裂局面。但这样一来,地方长官因无权力,大多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消极推诿,行政效率大大降低。地方政府的无权,还直接影响了地方社会经济与区域文明的发展进步。例如,宋代以后朝廷尽收地方之财,地方政府无以为计,不仅无力举办公益事业,诸如兴水利、办学校、恤灾荒,甚至连官俸有时也不能自给,结果自然阻滞了地方的正常发展。而更加严重的是造成国家或地方积贫积弱,从而失去抵御外侮的能力。元明清三代中央地方关系与宋代一脉相承,宋一亡于女真,再亡于蒙元,明亡于满清,而清几乎亡于东西列强。

——周振鹤著《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其制度根源。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以来中央集权加强的历史影响。
5 . 北宋官修的《新唐书》对武将李靖的评价略其武功,褒其文德,重点描绘李靖参加朝议“恂恂(恭谨温顺)似不能言,以沈厚称”,其他武将如李大亮、刘仁轨等也有相似内容。这种做法意在
A.秉持德才兼备的人才标准B.推崇重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C.树立忠君勇猛的武将形象D.彰显秉笔直书的史学精神
6 . 唐太宗时,提出了“山川形便”的道制区划理念,注重自然地理的交通便利;到了宋朝,太宗确立了“土地形势”的路制区划理念,有意识地使路辖区跨越山河,互相渗透。这一变化有助于
A.提高地方行政效率B.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C.消除地方割据隐患D.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8 . 就五代而言,短短五十三年间历五朝八姓十四君,立国时间最长的后梁不过十七年,最短的后汉只有四年,“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是当时藩帅们普遍存在的思想。有鉴于此,北宋立国之后的重要治国思想是
A.崇文抑武B.守外虚内C.严刑峻法D.以农立国
2022-01-13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户籍情况如下:“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当是时,天下主客户:自至道末四百一十三万ニ千五百七十六,天禧五年,主户六百三万九千三百三十ー,客户不预焉。”该时期是
A.战国B.汉朝C.宋朝D.元朝
10 . 宋代的知州经历了从文武臣僚作为临时差遣,权知某州(军州)事,到以文臣知州为主作为常设的州级长官的渐变过程。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
A.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B.理学影响力日益扩大
C.文官势力得到了增强D.守内虚外的治国方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