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南宋《庆元条法事类》中,对于灾害时路级诸司赈救的合作有明确的诏令,"安抚司体谅措置,转运司检放展阁,(军粮阙乏,令听以省计通融应副),常平司籴给借贷,提点刑狱司觉察妄滥,如或违戾,许互相按举”。这反映出南宋时期
A.中枢运转效率提高B.地方治理的精细化
C.立法加强君主专制D.国家日益积贫积弱
2 . 宋朝灾年招募流民、饥民当兵,是一项传统国策。宋太祖认为“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欧阳修认为“不收为兵,则恐为盗”。而有人认为“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据此可知
A.征兵作为国策已成为上下的共识B.募兵为稳定统治却加重财政负担
C.募兵是为了改变强干弱枝的局面D.军费开支过大成为冗费出现根源
3 . 建隆二年(961年),有大臣向宋太祖建议“收其精兵”“制其钱谷”。所谓的“其”主要是指(     
A.禁军将领B.枢密院长官C.地方节度使D.当朝宰相
4 . 宋初统治者对节度使在内的州长官,一方面采取三年一易之法,经常调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通判一职的监督权,规定凡事须通判共同签署始得实行。这一举措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B.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
C.确保了国家的长治久安D.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材料一 图文信息


普:“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

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

材料二   赵普:“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太祖:“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北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

材料三   太宗时期对于官僚操检、社会风尚的重视程度,远较太祖为甚。《宋大事记讲义》的作者吕中,在讲到太祖朝的政治时,有“我朝以儒立国”“卒成一代文明之治”的说法。而事实上,“以儒立国”,最早也应是太宗后期的事。对于太祖规模弘阔而太宗规矩致密的特点,宋人有不少论述……

——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1)材料一中,宋太祖为什么夜不能寐?根据材料二指出宋初设计者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2)根据材料三,概括宋太宗时期治国政策的特点及其影响。
6 . 造成下图所示漫画中“悲剧”的措施是
A.使枢密院与“三衙”分权B.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C.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D.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权力
7 . 转运使司在宋初设置时只是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司机构,“专主粮饷”,供应军队。到南宋后期转运使司的属官有“主管文字”“斡办公事“准备差遣”“帐斡”等,属官之下配备人吏如勾押官、前行、后行等。这一变化
A.促使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说明了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C.标志古代官僚政治走向成熟D.反映出中央集权继续强化
2021-10-24更新 | 542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宋朝建立后,为了激励和督促各级官员尽职尽责,政府几乎把所有官员都纳入了考核的范围,考核内容主要以品行和地方治理效果为主,但从北宋中期开始,宋廷便一直把财赋上交量作为地方官员考核的中心。这一变化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进一步的强化B.三冗的问题日益严重
C.地方官权力呈扩大趋势D.商税已成为主要财源
9 . 唐朝许多文人把从军入幕作为建功立业的途径,所以有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说法。宋代则不同,“作相须读书人”。《宋史》记载宋太宗对于文笔并不好的赵昌国也破格录取,“特赐及第以劝来者”。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宋代
A.扩大文人建功途径B.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C.完善科举选官制度D.众设其官分散权力
10 . “宋代知识阶层的地位提高,未必只是由于政权对文人儒生的尊崇,其实还在于这一阶层人口众多,形成相当广大的社会基盘。知识阶层人口较前众多,社会基盘较前广大,大概由于教育较为普及,知识传布较为方便之故。”由此可知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的原因有
①统治者的崇文国策   ②知识分子社会基盘扩大
③理学教育普及   ④印刷技术的提高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