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宋代在州上设路,并设路一级监司。监司分三部分:转运司负责财赋,提点刑狱司负责司法治安,提举常平司负责赈灾救济、巡察官吏。宋代设置监司主要意在(     
A.规范地方行政B.提高行政效率C.完善中枢机构D.缓解财政危机
2 . 有学者称:“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其中“反其弊”的措施应该是(     
A.派文官任各州的知州B.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在全国推行行省制度D.扩大科举录取的人数
2023-02-17更新 | 29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史家常用“内重外轻”和“外重内轻”论述中国历史上的集权与分权。“内”指中央政府和中央集权,“外”指地方政府和地方分权。由外重内轻引发割据,加速王朝瓦解的是(     
A.秦、西汉B.东汉、唐C.唐、北宋D.南宋、明
2022-11-18更新 | 1411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宋初对“陈桥兵变”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太宗此举意在(     
A.美化并维护宋太祖权威B.促进官方史书的修撰
C.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D.彰显中央政权的合法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宋时期,禁军一半驻京师开封,一半驻地方,“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当京师,则无内变。内外相制,无偏重之患”。这一做法(     
A.防止了将领与兵士相结合B.体现了重文轻武的统治策略
C.旨在分割中枢机构的军权D.有利于结束武人专权的局面
6 . 宋代时,“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元代时,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表明从宋到元
A.中央加强对地方权力的监督B.地方权力扩大抗衡中央
C.政府通过分权加强中央集权D.地方行政体制有所调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地方行政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D.削弱州府权力
2022-06-09更新 | 15494次组卷 | 106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是宋代实行的地方官员回避制度。这些规定
制度名称内容
亲族回避制度本族组麻以上亲,及有服外亲、无服外亲,并令回避,其余勿拘。
职务回避制度所注拟外官,其五服之内于法许相容隐者,皆不得相为代,有敢妄冒居之者,以私罪论。
籍贯回避制度诸注官不注寄居及本贯州;不系寄居及本贯州,而有田产物力处,亦不注。即本贯开封府者,唯不注本县。
A.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B.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C.增强了官员的责任心D.弱化了宗法血缘关系
2022-03-15更新 | 630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秦灭巴之后,“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民爵比不更”。唐朝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羁縻政策的实施
A.有利于扩大中华民族的统治区域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管辖
C.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D.激化了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
2021-12-21更新 | 757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三一轮复习历史日日清:宋元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
10 . 宋太宗曾表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宋太宗有此“用心”主要是因为
A.宋太宗取得帝位的方式不正当B.安史之乱给宋太宗的经验教训
C.唐中期至五代政局带来的启示D.辽与西夏严重威胁北宋的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