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材料二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三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学者墨菲《亚洲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
(2)依据材料二归纳表格中数据反映的历史信息,据此信息说明唐宋时期的经济现象并简述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管理制度上的创新表现。试从思想文化角度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2021-11-0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历史类)
2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宣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史·地理志》中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谈谈汉唐中央集权曾经一度遭到削弱的原因,并指出作者推崇何种国家结构体制。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的具体措施指的是哪些?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的职责是什么?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4)材料四中雍正帝设军机处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的职能和作用?
2021-12-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这个朝代是很值得史学家深入研究的。武人出身的赵匡胤,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动乱,深谙军事权力之重要性,但他不是靠暴力打压武人,而是巧妙地运用制度建设来遏制地方专权。首先,温情地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之后布署军队以“京师屯十万,足以制外变;外郡屯十万,足以制内患”,又用“更成法”将兵将分离。解决完武人乱政隐患后,他基本上是完全重用文官。在地方派文臣出任知州、知府、知县,另设各级通判,“事无大小,宜与通判或判官、录事同栽处之”,而且人为地将各级政府的财政、司法、军事、行政权力分散,又将官、职与差遣分离,“官无定员,无专职”。

——摘编自虞云国《细说宋朝》

材料二 宋初强化集权的措施应该是一把双刃剑,赵匡胤可以说是顾此失彼。五代十国的乱局虽然终结了,但新问题的危害并不亚于藩镇割据,可谓矫枉过正。过分地重文轻式,致使养兵虽多,却指挥不灵,战斗カ弱。由于集中政权,分散各地权カ,加强皇帝权力,庞大的官吏队伍,只是一个徒有其名的腐朽无能的官僚机构。这样,北宋军队既不能有效地抵御辽、西夏等的侵扰,又无法应付各地爆发的农民起义。经济的繁荣程度远高于隋唐的家王朝,财政却是年年告急,最终屈辱地被北方异族灭亡

——摘编自张其凡《宋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北宋初期强化中央集权的原因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初期强化中央集权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