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宋初年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除少数机构外,大多只管理部分事务,甚至成为闲散机构,名存实亡。“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尚未统一稳定
B.官员队伍的冗杂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中央集权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宋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阙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这种状况的出现根源于
A.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
B.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
C.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
D.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2018-01-07更新 | 649次组卷 | 3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自治区 包头市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太祖想任命赵普为相,但在颁发任命诏书时碰到了程序上的麻烦,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而当时宰相已辞职,宋太祖想代替宰相在诏书上副署,赵普却说“此有司职耳,非帝王事也”。此事反映了
A.宰相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B.宋代皇权受到极大的削弱
C.官僚政治传统影响君主行为
D.宋初皇权被相权基本架空
2018-01-01更新 | 235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编排程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唐宋时期廷议制度逐渐程式化和规范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官员专权乱政现象严重
B.为了减少决策的失误
C.提高中央机构行政效率
D.君主专制强化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代丞相吕蒙正曾说:“中书、枢密院,自来难处之地。唐末帝王,专委臣下,致多缺失,兼家族罕有保全。今陛下躬决万几,臣下止于奉行圣旨,臣尝与同列等言,实知荣幸。”这说明
A.唐末帝王不顾大臣安危
B.宋代中央集权加强
C.藩镇割据削弱唐末皇权
D.宋代君主专制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重用身边人参与军国大事
B.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三司,分割宰相的军事权
D.元代废除了三省只设中书省
2017-11-17更新 | 184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的完善
B.理学的兴起
C.事权的分割
D.租佃制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神宗元丰年间对职官制度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三省、六部、诸寺监行政体系职权回归,改变了北宋初年三省职司尽归政事堂,六部诸寺监尽为闲职,官、职、差遣交杂的局面。这一改革有助于
A.加强中央集权B.提高决策效率C.加强宰相权力D.规范政务运作
9 . 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