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枢密院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以上材料可看出
A.枢密院使与中书分掌军政和财政
B.枢密院使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D.充分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2017-10-19更新 | 128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0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卷(文综)
2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南宋宁宗时,已快亡国,皇帝时时下手条,当时称为“御札”,这激起群臣愤慨,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这从本质上说明
A.群臣对即将亡国的不满B.南宋末期君主专制加强C.宋代相权仍有传统地位D.群臣对宁宗专制的不满
2017-10-19更新 | 517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郎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普通部)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这种变化有助于
A.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需要B.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
C.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D.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
2017-10-18更新 | 384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北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太祖即位之初,就下令修葺祠宇,绘先圣先贤像,自撰像赞,书于孔子、颜渊的座端,令文臣分撰余赞。又屡次亲临祭祀。他常对他的臣下说:“朕欲尽令武臣读书,知为治之道。”宋太祖这些举动的目的在于(  )
A.提高武臣文化修养B.减少自身地位威胁
C.丰富百姓思想生活D.重建儒学思想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宋太宗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并成为定制。这一演变反映了宋代
A.相权分割,专制皇权加强
B.政出多门,中央集权削弱
C.官员增多,行政效能提升
D.多相设置,皇权遭遇威胁
2017-10-16更新 | 339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毕业班历史调研试题
7 . 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排编程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决策失误的需要
B.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C.宦官专权乱政现象严重
D.君主权力独裁强化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汉武帝设立了通判监督地方官
B.唐朝三省仅尚书省长官是宰相
C.宋代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
D.元代废除了三省只设行中书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皇帝的意见须有宰相同意才能写进国书(古代邦交文书)。淳熙年间,范至能使北,宋孝宗命令他当面向金主口奏一事,遭到宰相坚决反对。尽管孝宗坚持自己的意见,最后孝宗意见依然未能写进国书。这表明当时
A.体制僵化导致官员因循规制
B.相权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
C.中央政府决策实现了民主化
D.君权削弱降低了行政效率
2017-10-02更新 | 291次组卷 | 17卷引用:衡水金卷2018届全国高三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代,皇帝的诏令在没有下达之前,中书省要进行是否可行的审批,下达之后还有御史或谏官指出其是否错误。这反映了宋代
A.皇权专制受到了抑制
B.宰相权力进一步扩大
C.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
D.行政监督体系的严密
2017-09-23更新 | 539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乐陵一中2018年高三期末模拟历史适应性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