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名将狄青虽官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共事的韩琦对他多次羞辱。狄青慨叹,“ 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宋朝(     
A.积贫积弱局面持续B.“崇文抑武”国策
C.宰相权力严重削弱D.理学观念影响政治
2022-12-02更新 | 350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将宋代视为“看不见篡夺”的时代。他说:“在唐以前的中世,强有力的贵族一旦压倒皇室,就要发生篡夺,宋以后,便看不见篡夺了,天子的地位非常稳定。”宫崎市定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可能是,宋代
A.杯酒释兵权,皇权达到顶峰B.采用二府三司制,维护君主权威
C.设监察御史,完善监察体系D.派遣文官任知州,加强中央集权
2022-06-24更新 | 376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宋代中央政府发递文书有两大渠道:一条是按制度规定,经过门下省的通进司、进奏院进行发布;另一条是制度外,绕过中央官僚集团,由御前经入内内侍省直接下发。这体现了宋代
A.监督官员力度较大B.君相权力矛盾突出
C.国家官僚机构臃肿D.地方管理制度混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图是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ABC处对应正确的是
A.中书门下三司三衙B.中书省财政太尉
C.中书省三司太尉D.中书门下财政三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宋名臣蔡襄曾说:“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权力分割过细B.崇文抑武政策
C.行政效率低下D.承袭前朝传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朝规定皇帝任命或责降官员不当,负责起草诰词的知制诰和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可以“封还词头”,加以拒绝。皇帝动用内藏库等经费,宫廷向朝廷索取财物,常常受到朝廷有关机构的监督,并且要求按照制度办事。这主要反映出宋代
A.皇权受到有效制约B.国家治理的理性化倾向
C.相权逐渐走向膨胀D.士大夫政治的日趋成熟
2021-01-24更新 | 772次组卷 | 1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载,长翅帽(如图所示)的发明者是宋太祖。有一次,在听取大臣奏章时,他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窃窃私语,心里非常不痛快。之后,他传旨在官帽后两侧分别加上长翅(以后越来越长)。从此大臣上朝,只能面对面交谈了。这一改变有助于
A.增加决策透明度B.提高议事效率
C.缓和大臣间矛盾D.加强皇权统治
2021-01-19更新 | 313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淮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为了改变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北宋设置了(  )
①参知政事   ②三司使   ③通判   ④枢密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11-20更新 | 35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省马鞍山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宋朝之前,负责监察的御史大夫等称为台官,负责侍从规谏的谏议大夫等称为谏官,“台”官、“谏”官各有所司。宋朝之后,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这一制度变化
A.使监察谏议流于形式B.反映了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C.强化了台谏行政职权D.导致了冗官、冗费现象加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宋以前,御史台和谏院各司其职,御史台主要负责纠举官邪,是监督官吏的机构;谏院的主要职责是侍从规谏,为讽谏君主的机构。宋建立以后,虽仍置御史台和谏院,但谏官已有权监督大臣,特别是宰相,出现了“台谏合一”的趋势。宋代“台谏合一”
A.适应了传统政治的发展趋势B.说明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C.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矛盾激化D.表明宰相位尊传统开始改变
2020-11-15更新 | 802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定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