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人邵博在《邵氏闻见后录》中记载,古制,宰相见天子议大政事,必命坐面议之,从容赐茶而退。艺祖(宋太祖)继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日:“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随后,宋太祖
A.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B.废除宰相,权分六部
C.依决策程序分割相权D.分化事权,强化皇权
2 . 唐宋笔记中对当朝君主的记载较多。唐人用诸多异象来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对“人事”的关注加强了。在君臣关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叙述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
A.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B.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
C.市民阶层的世俗化文化倾向D.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
2021-05-17更新 | 871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史料记载,宋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大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非常生气,责怪大臣,却被该大臣反驳,太祖生气的用斧柄敲掉其两颗牙齿,该大臣说∶"臣不能讼陛下,然自当有史官书之。"太祖赐金帛慰劳之。此事反映了
A.君主专制呈加强的趋势B.君主与大臣存在尖锐矛盾
C.重史传统影响君主行为D.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史》中有“君主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权归人主,政出中书,天下未有不治”的记载。当君主表现出揽权的趋向,也常常会引发群臣的抗议。由此可知,宋代
A.决策机制发生异变B.君民共治得以实现
C.文官政治逐渐形成D.权力结构有所制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曲宴是古代帝王赐宴的一种,其特别之处就在于无事而宴,参加的人员主要是宗室成员、外国使臣以及近密臣僚。下表为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的部分记载。这反映了宋朝
A.边患问题得以解决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科举制度日益完善D.崇文抑武局面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史》记载:三省六簿,“昔以一官治之者,今析之为四五;昔以一吏主之者,今增而为六七”。宋代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减轻中枢负担
C.强化皇帝集权
D.牵制宰相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枢密院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以上材料可看出
A.枢密院使与中书分掌军政和财政
B.枢密院使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D.充分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2017-10-19更新 | 129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一高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后拜枢密副使。”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职掌
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
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
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
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
2016-11-27更新 | 997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据记载,宋代御史之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从宰相到一般小吏,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同时,皇帝还常派遣路一级的官员到各地监察,这就是外任御史。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御史的权力和地位超过了宰相
B.重视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
C.重视制度建设,形成监察体系
D.御史有权廷辩,有效制约君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