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下图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其主题是(     
A.地方制度的沿革B.宰相制度的完善
C.官僚制度的进步D.中枢机构的演变
2022-03-05更新 | 352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樊树志认为,“宋代官僚政治的特点是君主独载体制的形成。”能够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增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B.设太尉管理军事
C.设置刺史加强地方控制D.利用文臣做知州
2021-11-05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图2展示了唐代和宋代的中央政制和架构。


材料二 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还用(州县)设立通判的办法,(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宋代,宰相与参知政事统称为执政。除此以外,还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叫枢密使,地位与宰相相等。执政与枢密院合称为二府。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机构“三司”担任。它的长官叫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司使直接听命于皇帝。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只剩下一部分权力,许多大小军国事务都由皇帝直接处理,君主独载体制正式形成。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与唐代相比,宋代宰相的地位和职权有什么特点?
(2)根据图2和材料二分析,你认为宋代中央政制和架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1-10-20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朕”上古为人们的自称,无贵贱之分。秦灭六国后,定为皇帝自称,他人禁止使用。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一切臣民皆不得使用。因秦始皇名政,下令改正月为端月。

——节选自《中国历史文选参考资料》

制曰:“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可不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摘自《东华录》

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北宋时,“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北宋这一举措旨在
A.充实禁军力量B.削弱地方势力
C.牵制知州权力D.强化专制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面为某一朝代的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该朝代是
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
7 . “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这一行政运行机制日益完备并推行是在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2021-01-2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
8 .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最有可能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B.唐朝的吏部C.宋朝的枢密院D.明朝的内阁
9 . “三司之职……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这段引文描述的是下列哪一时期的官制
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10 . 宋代所有的敕书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发,经宰相副署,由宰相机构发布,才能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这表明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C.皇帝宰相共治天下
D.君权受到极大威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