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掌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实质上说明
A.相权加强B.政务繁杂C.君权强化D.职分细化
2022-04-0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宋哲宗时期(1086年),开始设立“平章军国重事”“同平章军国事”两个职务。宁宗时,韩侂胄任平章军国事,立班在正宰相的丞相之上。度宗时,贾似道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独揽军政大权。这些做法
A.有利于完善监察制度B.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C.提升了地方行政效率D.剥夺了宰相行政权力
3 . 《宋史·职官志二》中记载:“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由此推断,这里的“计省”指的是
A.尚书省B.中书门下C.枢密院D.三司
2022-03-1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普通班)历史试题
4 . 下图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其主题是(     
A.地方制度的沿革B.宰相制度的完善
C.官僚制度的进步D.中枢机构的演变
2022-03-05更新 | 353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宋代,在朝廷形成了以中书门下掌行政、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的中枢分权格局。这格局旨在
A.实现崇文抑武B.缓和社会矛盾
C.解决积贫积弱D.加强君主专制
6 . 宋朝史书记载:“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体制调整B.科举制度完善C.变法的需要D.守内虚外策略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政治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位。汉武帝时还创立和实行了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

——摘编自杜庆佘《论国家制度建设与汉代兴衰的关系》

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后来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

——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初和唐初制度建设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北宋相比,元朝地方行政机构发生的主要变化,并指出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
8 . 以下各项正确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机构沿革的是
A.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
B.中外朝制→郡县制→二府三司制→设立军机处
C.三公九卿制→郡国并行制→设立内阁→二府三司制
D.三省六部制→中外朝制→行省制→郡县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初在中央增设参知政事,同时另外设置枢密院和三司,形成“三权鼎立”的局面。但后来宰相一度兼管财政和军事以使政府运转方便。这说明在宋代
A.君权与相权既冲突又合作B.防范宰相擅权以加强君权
C.集体决策提高了行政效率D.分化事权以加强中央集权
10 . 有学者认为,宋朝的中央政府是行政、军政、财政“三权分立”的,宋朝的行政,军政、财政分别由哪三个机构管理(     
A.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B.中书省、枢密院、转运使
C.台谏、枢密院、三司D.知州、通判、转运使
2022-01-27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