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官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以告诫、规劝为主的文体。西周时期百官作箴以规谏王的过错,汉代官箴对不同官职提出不同的要求,宋元明清时期,官箴呈现“官吏自箴”的特点。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官员素养不断提高B.官僚制度不断完善
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 . “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宋朝的这一政治体制旨在
A.防范武将专权B.有效分权制衡
C.加强君主专制D.优化基层管理
2020-08-03更新 | 310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3 . 据史载,一次,宋孝宗的一名幸臣请求法外开恩,宋孝宗答道:“降旨不妨,恐外庭不肯仿行。”要他去央求宰相,可宰相“坚执不从”,并表示“纵降旨来,定当缴了”。宋孝宗得知此情,不禁浩叹:“书生难与他说话!”此事说明,宋代(     )
A.宰相对君主有一定的制约
B.司法制度遭到皇权的破坏
C.宰相政治地位已超越皇帝
D.士大夫全面干预司法事务
4 . 两宋官僚制度中对于效率与制衡的追求,不是体现在运作流程的分割与制约;而基本上是按照所处理政务的范围(民政、军政、财政),以“依事系任”为原则进行事权分割。在有关事任的管辖权限之内,决策、执行一体化。这一做法
A.造成人浮于事、效率低下B.职责与事权明确,官员专业化程度高
C.决策群体扩充,政务重点突出D.防范纤悉,保证政局相对平稳
2019-10-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军政财分权
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2019-10-18更新 | 364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1届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卷
6 . 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A.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B.国家行政事务日益增多
C.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重
D.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
2019-10-12更新 | 198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1届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的完善
B.理学的兴起
C.事权的分割
D.租佃制的发展
8 . 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李沆是个节俭的宰相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
C.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
2017-04-01更新 | 11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1年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据《文献通考)记载:“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治兵得其道也。”下列各项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合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
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C.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内外相制”
D.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完全消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