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历史的大潮中不断更替与进步,对中国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1)图1所示的中央政治制度是什么?创立于哪一朝代?
(2)图2所示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是什么?它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3)根据图3和材料二,概括宋太祖为加强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2 . 文物建筑是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文物一:漆盒


秦“蕃禺”漆盒盖(图1),为木胎黑漆,盖面朱绘云纹,有“蕃昌”二字烙印。“蕃禹”即番昌(今广州),是秦汉时期南海那的那治所在,这是“蕃踢”地名见于考古实物最早的一例。


(1)该文物可以用来印证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请对这一制度进行简要评价。

文物二:印章


“拱圣下千都虞候朱记”(图 2)是北宋初年的禁军铜印北宋初年,宋太祖对军政机构进行了改造,禁军不设最高军职,分为侍卫司等三个部分,号称“三衙”,三衙的指挥官均由皇帝任命。“拱圣”为侍卫司马军所辖部队之一,宋太宗时建立,驻守京城。都虞侯是这支部队的副长官。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宋初统治者改造禁军的措施及其作用,并补充宋初在军事方面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建筑三:故宫

在故宫保和殿后面,有一块雕刻着云、龙、海水和山崖的御路石,人们称之为"云龙石雕"。(图3) 这块石雕长 16.57 米,宽 3.07 米,厚 1.70 米,重达250 吨(未雕刻前的石料更是重 300 吨),在紫禁城所用石料中最大。这块巨石是修建紫禁城时,从北京房山大石窝运到紫禁城的。



(3)2020 年是故宫建成 600 周年,指出故宫是在哪个封建王朝建成的?并简述这个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4)据初步测算从大石窝到故宫的距离约 80 公里。在没有机械设备的时代,这么远的距离,这么重的石料,该怎么搬运的,请你设计一条合理方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020-11-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二 图1、图2展示了唐代和宋代的中央政制和架构。

材料三 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还用(州县)设立通判的办法,(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宋代,宰相与参知政事统称为执政。除此以外,还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叫枢密使,地位与宰相相等。执政与枢密院合称为二府。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机构三司担任。它的长官叫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司使直接听命于皇帝。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只剩下一部分权力,许多大小军国事务都由皇帝直接处理,君主独载体制正式形成。

——(日)竺莎雅章著,方建新译《宋太祖与宋太宗》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从哪些方面加强中央集权?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与唐代相比,宋代宰相的地位和职权有什么特点?
(3)综合三则材料,你认为宋代中央到地方政治体制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图1、2、3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唐的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图1至图4,中枢权力体制的变化反映出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结合图5,分析这一矛盾演变的趋势。
(3)综合上述图示,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唐朝的宰相权力很大,赵匡胤反其道而行之,分割宰相权力。


请回答:
(1)图一所示中央官制确立于哪一朝代?对比两图,简要指出图二在加强皇权方面的主要做法。     
(2)据所学知识指出,赵匡胤是如何分割宰相权力的?
(3)上述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哪一趋势?
2019-11-1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唐代的中央官制成熟完善,宋代专制集权空前强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图2展示了唐代和宋代的中央政制和架构。

图1唐代中央政制和架构

图2宋代中央政制和架构

材料二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还用(州县)设立通判的办法,(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宋代,宰相与参知政事统称为执政。除此以外,还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叫枢密使,地位与宰相相等。执政与枢密院合称为二府。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机构“三司”担任。它的长官叫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司使直接听命于皇帝。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只剩下一部分权力,许多大小军国事务都由皇帝直接处理,君主独载体制正式形成。

—【日】竺莎雅章著,方建新译《宋太祖与宋太宗》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唐代相比,宋代宰相的地位和职权有什么特点?

(2)根据图2和材料二,你认为宋代中央政制和架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宋代中央集权制如何导致“君主独载体制”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