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仁宗曾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该言论突出反映了宋代(     
A.监察机构的多元化B.相权与君权的相互抗衡
C.削弱地方割据势力D.君主专制下的理性精神
2023-02-16更新 | 169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代科举录取进士人数平均每年26人,而宋太宗和宋真宗时期平均每年达到71人。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A.文官政治的出现B.强化君主统治的需要
C.科举制度的完善D.崇文抑武的国家政策
3 . 南宋初期,宋高宗给予宰相重权,通过与宰相共同分配权力的方式建立高速运行的中央决策系统,使得“原本分享的权力逐渐被皇帝和权相集中起来”。这说明当时(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步缓和B.封建官僚体系面临严重危机
C.中央权力运行方式有所调整D.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2023-09-18更新 | 541次组卷 | 25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一轮巩固卷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十二月,“京城河南草场遗火”,侍卫步军副都指挥使命令附近的殿前司虎翼军“以近便营兵救扑之”,而殿前司却以不归统属而要求“当俟诏旨”。由此可知,宋代(     
A.国家治理效能低下B.权力制约严密规范
C.皇权专制空前加强D.内部动乱得到遏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112年,宋徽宗认为以左、右仆射为左、右相,是“以仆臣之贱,充宰相之任”。遂改左仆射为太宰(首相),右仆射为少宰(次相)。宰相官称的变化
A.折射出文官地位的提高B.有利于提高中枢决策效率
C.体现相权对皇权的制约D.反映了贵族政治卷土重来
6 . 文人与武将

材料一   唐末五季,士大夫有言曰:“贵不如贱,富不如贫,智不如愚,仕不如闲。”

——(北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八


(1)结束材料一中时代现象的君王是(单选)(     
A.隋炀帝B.唐太宗C.宋太祖D.明成祖
(2)材料一中士大夫因什么境遇而感慨?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陈尧咨(9701034)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装饰品)。

——(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九


(3)从陈尧咨母亲的言行中可以透视出什么价值观念?

材料三   澶渊之役时,寇准率军北上,文官冯拯竟然当众责骂大将高琼。高琼忍无可忍,回敬冯拯:“君以文章致位两府,今敌骑充斥如此,犹责琼无礼,君何不赋诗咏退敌骑耶?”

——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


(4)依据材料三,冯拯当时供职的“两府”可能有(单选)(     
A.枢密院B.都察院C.理藩院D.宣政院
(5)上述材料反映当时文官地位发生了怎样变化?对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023-01-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复习题(二)历史试题
7 .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选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
A.设转运司B.文官任知州C.分设刺史D.设置枢密使
2023-01-04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适应练习(四)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史学家钱穆认为:“论中国政治制度……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宋代制度中最能体现“因循承袭”的是(     
A.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B.实行崇文抑武方针
C.以钱财换取边境和平D.增设机构分割相权
2022-12-24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水浒传》开篇云:“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只见班部丛中,宰相赵哲,参政(即参知政事)文彦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作者的叙述折射出宋代(     
A.财政问题困扰统治B.中枢权力的演变
C.政府注意赈灾抗疫D.农民起义的频发
10 . 北宋中期,“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入”,“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虽有武臣,盖仅有也”。这体现出当时(     
A.守内虚外B.崇文抑武
C.藩镇割据D.地方机构人浮于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