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我国的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除元明两代外,其余各代一般都分设几个机构,这样就形成了宰相机构的分权。分权虽能削弱相权,但也会产生职责不清、争功诿过、行动不力等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的特点是(     
A.职责不清效率低下B.分权制衡服务皇权
C.君相矛盾不断激化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2022-07-06更新 | 1756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届高三独立作业(13)历史试题
2022·山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李沆(北宋名相)字太初,累加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一夕,(宋真宗)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刘娥:出身寒微)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上述史事体现了北宋
A.统治阶级仍未打破门第观念B.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良好
C.高级官僚深受理学观念侵染D.皇权受到了“制度性”约束
2022-05-16更新 | 1080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 山东专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代的政治制度,除官职之外,另有所谓“差遣”,有官职者未必有权,必须由皇帝别敕“差遣”,才能治其职掌范围以内的事,纵使是宰相的分内之事,皇帝也可以别遣他官办理。据此可知,宋代的“差遣”
A.目的在于削弱宰相权力B.官员只有虚职没有实权
C.实质是专制皇权的加强D.有效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4 . 史学界学者普遍认为,宋朝皇权膨胀以太祖、太宗两朝表现最为明显,真宗以下,皇帝不再拥有开国创业之君的特殊权威,士大夫集团反而往往以“祖宗之法”为武器,尽量将皇权的行使约束在制度范围之内。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B.官员选拔方式发生变化
C.士大夫阶层政治主体意识增强D.皇帝权力日趋走向衰落
2021-10-26更新 | 1337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卢龙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艺考生下学期中国古代史部分综合测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宋初期,宋高宗给予宰相重权,通过与宰相共同分配权力的方式建立高速运行的中央决策系统,使得“原本分享的权力逐渐被皇帝和权相集中起来”。这说明当时(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步缓和B.封建官僚体系面临严重危机
C.中央权力运行方式有所调整D.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2023-09-18更新 | 532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2届西南名校联盟“3+3+3”高三教学质量诊断性联考(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官员除按照官品的高低享受俸禄外,还有各种名目的添支钱,公用钱(资助官员公务活动的经费)。政府不仅向官员发放钱财,还会发放羊肉、米、面等物。这些举措
A.加剧了官僚的腐败程度B.削弱了地方割据的根基
C.提高了行政决策的效率D.促进了文官政治的发展
2022-05-27更新 | 597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太祖时期,沿用唐后期形成的中书门下制,形成与枢密院对掌文武的二府三司制度;神宗时期,废除中书门下体制,赋予中书、门下、尚书各自权责,三省长官实行兼职制度,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二人均是宰相。这一变化
A.加剧了冗官局面B.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加强了中央集权D.增强了三省制衡机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初设枢密使以分宰相军权,但随着时代发展,宰相逐渐恢复在军事上的话语权。尤其在宋真宗时期,为了应对宋辽战争,皇帝承认宰相"总文武大政"。这一现象说明,北宋中期后
A.文官政治得到强化B.恢复相权与皇权的均衡
C.中枢行政效率提高D."强干弱枝"的设计失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史书记载:(宋太祖)尝弹雀于后苑,或称有急事请见,帝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帝怒,诘之……举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帝骂曰:“汝怀齿,欲讼我乎?”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帝悦,赐金帛慰劳之。这反映出
A.重视以史为鉴成为历代的传统B.青史留名一定程度制约了皇权
C.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形成制约D.史官与皇权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2022-05-06更新 | 4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高考模拟文科综合历史演练卷 (全国乙卷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黄河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大河文明或农业文明之一。其古老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使它在人类古文明史的比较中独树一帜,分外靓丽。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深深影响了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及其特点。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内的变法运动,大都继承这样清晰的变革思想,以支撑了长达数百年的变法运动,终于把行之千余年的贵族制推进到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后,中国的政治体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管是官僚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选官制度、文化思想等等各个方面,从秦到清发展变化的脉络也清晰可循。古代中国正是在平原流域等地丰厚的土壤条件上,创造了各种政治制度,更是创造了直接影响西方政治进程的四大发明。中国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毫无争议地走在世界前列。

——摘编自李振宏《谈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