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政治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位。汉武帝时还创立和实行了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

——摘编自杜庆佘《论国家制度建设与汉代兴衰的关系》

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后来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

——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初和唐初制度建设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北宋相比,元朝地方行政机构发生的主要变化,并指出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指出图1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名称,并概括这一权力运行机制的作用。
(2)与图1相比,图2中中书省的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与图2相比,图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新变化?
(3)图4中,中央政治体制进行了怎样的创新?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造都邑,随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谊,定内外之官。其总务者曰①内阁,秉兵权者曰枢密院,司法者曰御史台。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摘编自《元史》

材料二: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沿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为②军机处,与枢密院对掌大权,并成为“二府”。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府库,悉隶③三司

------摘编自《文献通考》

材料三: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④汉初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封制)。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然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已明矣。

----摘编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处划线部分有三处不符合史实,请写出序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并进行改正。
2021-09-15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长期博弈中,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以加官方式选拔官员和文学之士,让他们在内省侍从左右,他们因随时得到天子垂询而得以参与大政。同时宫中传发书奏的尚书,也开始扩展职责,涉身机要事务。武帝在临终前,任用外戚霍光做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为内朝之主,于是将军辅政而领尚书事,开始成为惯例。

——摘编自张传玺、王邦维《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材料二   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共议国政。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中书门下头街才是宰相。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于是就给其他官员加上参与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街,担任宰相。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省中尚书省的职能并概述三省制度的变化。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2020-12-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权对宰相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

材料二   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什么。具体措施有哪些?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4)依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
2020-11-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素质检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与材料二相比发生的变化是什么?指出变化的原因
(2)为了解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问题,概述秦朝以后的汉、隋唐、宋、元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各朝措施的具体职权分配是什么。
2020-10-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权对宰相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

材料二   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并结合所学说明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一、三,指出元朝中书省与唐朝中书省的不同。
2020-01-3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摘编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摘编自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古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基本职能。为加强皇权,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削弱相权,请予以描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初宰相制的弊端及其成因。唐太宗对宰相制进行了怎样的改进?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的这一改革有何作用?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如图)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蘑曝杂记》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门下省的职责是什么?三省六部制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北宋初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4)依据材料四,雍正帝设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
2019-12-20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请回答:
(1)材料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