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党史专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演变阶段情况

1921192719217月,全党50多人,其中工人7.5%,知识分子92.5%
19274月,全党57967名党员,其中工人50.8%,知识分子19.1%,农民18.7%
1927193519286月,全党4万多人,其中农民76.6%,工人10.9%,知识分子6.9%,士兵0.8%,中小商人及其他4.8%
193410月,90%党员在苏区,农民党员约占80%
19351949.101945年中共无大,全党121万人,农民为主体,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出身大约占20%
194910月,全党448万人,其中农民59.6%,军人24%,工大2.5%
1949.1019781956年,全党1250.4万人,其中农民比例52.37%,工人比例上升到8.8%
改革开放后“知识分子”“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比例显著增加

——摘编自梅世贞《中国共产党党员社会成分的历史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演变”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48~1949年,中共中央在已巩固的解放区,几乎按照村村有小学,每个区(县以下单位)有一所或几所中心小学的要求恢复和发展基础教育,并要求各中小学实行"教学做合一",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加强政治、军事教育,引导师生参加土地改革和支前活动。这些做法
A.增进了群众的政治认同B.配合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C.提高了党员的劳动素养D.实现了基础教育普及化
2022-01-09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列强的大举入侵中被迫开启的,经历了“师夷制夷”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不断探寻现代化的道路,结果都失败了。直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在黑暗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分析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所处的时代环境,明确指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前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予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胜利进军。

——摘编自张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贡献》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自陈金龙《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式现代化”给我们的启示。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谱系(节选)


——根据《中国共产党简史》(20212月第1版)整理


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奋斗实践中,逐步积淀形成了体现党的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的精神谱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的任意一种精神,进行历史解释。(要求:选取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有许多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

注:①1948年党中央移驻西柏坡,“西柏坡是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依据材料,结合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为图片中的“革命圣地”撰写一篇解说词。(要求:任选其中2处革命圣地,史实全面,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大批文艺工作者深入部队、农村、工厂,奔赴前线,出现了大量反映工农兵战斗生活的作品,如群众喜爱的新秧歌《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等。这些文艺成就
A.代表了中国文化发展方向B.歌颂了工农武装割据政权
C.反映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D.体现了强烈的时代使命感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营。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只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共同书写了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建设人民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英雄史诗。

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依据材料,就辛亥革命给我们的启示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8 . 1953年4月,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政府干部任免手续的通知》,强调干部的任免“仍需按党内管理干部的规定经过审批”。之后,干部的选拔、考核、任免等管理权限不再由人事部门享有,而逐渐集中到党的组织部门。这表明当时我国
A.任命党内干部程序严谨B.传统干部体制发生异变
C.坚决贯彻党的方针政策D.确立了党管干部的原则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2年,中共二大时期的党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1928年,中共六大党章第二章规定“凡承认共产国际和本党党纲及党章,加入党的组织之一,在其中积极工作,服从共产国际和本党一切决议案且经常缴纳党费者,均得为本党党员”,这是按照列宁建党思想对党员资格作了更为完整的表述。

材料二   1945年,中共七大党章是我党独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党章,总结了党成立二十四年来的斗争经验,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且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1956年,中共八大修改的党章中,党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92年,中共十四大修改的党章中,增加了关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进程的表述,阐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是我们党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断前进的历史。新党章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针载入党章,并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新要求。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共中央组织部《共产党员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改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改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改的历史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统计1937年以前,陕甘宁边区140万人口中,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者大约占7.8万。中国共产党对他们进行了以扫盲教育和以政治教育为核心的社会教育,同时发动全社会监督,对他们进行救济、安置,给他们分配土地,或把他们编入各种互助合作组织。由此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注重在根据地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
B.实现了毛泽东思想成为全社会共识的目标
C.创造出社会动员和基层政权建设的有效途径
D.深入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