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斗浆”,即“斗茶”,指以竞赛方式比较茶叶质量和品茶技艺高低的活动。《斗浆图》是南宋时期画作,作者所绘六位提瓶支茶者,皆身着宋装,每人各持一套茶器,有提瓶注茶者,有擎碗品茶者,动态造型各异。茶瓶均为敞口,长嘴,大提把式,置竹篾提器中,另有竹篾编制的精巧碳篓和碗盒。该图反映出(     

            斗浆图
A.宋代商业空前繁荣B.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C.作者关注市井生活D.文人画具史料价值
2 . 【史料发掘与历史认知】

材料一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是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之墓。迄今已出土1万余件(套)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奢华生活。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重要文物列表   

1木牍约200版,竹简约5000枚。包括《悼亡赋》《论语》《易经》《礼记》《孝经》《医书》《五色食胜》等。其中不少为失传的古代典籍
2孔子徒人图漆衣镜摆放在刘贺床榻前,是集屏风、衣镜为一体的“屏镜”,上有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孔子像
3粮库内发现有水稻、粟、甜瓜,梅等多种可食用植物遗存
4大量黄金货币和金银饰的车马器,仅金器就有478件,重量约115公斤;种类包括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金版等,以及以金银技法(鎏金银、错金银、包金银等)加工的车马器等
5具有典型北方和西北风格的银质车马器“大角羊银当卢”,是内地出土最早的“带有回首式走兽纹的马具”
6作为编钟架构件的鎏金青铜钩取骆驼,是长江流域较早出现的骆驼形象的文物

——摘编自王子今《海昏侯墓园考古与西汉史的新知》

材料二   1759年,苏州人徐扬完成画作《盛世滋生图》(如图),表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景象。画作中,有14家丝绸店,22家棉布店。米市附近商旅如织,水运繁忙,有服务设施行业如酒楼、饭馆、珠宝、玉器、古玩等8家烟店中3家标出“(福建)浦城建烟”的招牌,还见许多钱庄字号。城郊的木渎镇和枫桥镇在图上也被尽情描述出盛世风貌。


   

——摘编自黄锡之《从(盛世滋生图》看乾隆时期苏州对江南社会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所反映的西汉中晚期的社会状况。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估《盛世滋生图》的史料价值。
2023-07-2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省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记载,考古学家早年在安阳殷墟清理出的商代马车均是直衡车(古车前端架于马项之上的横木是直的)。后来发现甲骨文中的“车"字有多种写法,既有直衡车,还有曲衡车。受此启发,考古学家按图索骥,果然清理出曲衡车。由此可见,商代甲骨文(     
A.是世界上最早的成熟文字B.再现了商代马车演变
C.实现了艺术与现实的结合D.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1-22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是世人对王安石变法的部分评价。对下述评价理解正确的是(     
北宋刘华《忠肃集》二三年间,开阖动掘,举天地之内,无—民—物得安斯所者……数十一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明李贽《史纲评要》实王安石有以启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当时司马光已官其为害当见于数年之后。(评论北宋亡于金)
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度。

A.《忠肃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最权威客观
B.《史纲评要》属于明朝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
C.《王安石传》为近代学者所著,评价最为全面
D.从《忠肃集》到《王安石传》,评价具有时代色彩
2022-08-02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清以来,佛山戏剧类剪纸日益繁荣,它一般采用粤剧舞台场景设置、舞台服装设计、剧中角色造型来表现,画面生动有趣,创造了剪纸艺术的新风格。据此可知,佛山戏剧类剪纸
A.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B.体现了市井风情和文人意趣的融合
C.促进了粤剧艺术的繁荣D.反映了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6 . 如图是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的西周铜器窖藏五祀卫鼎。腹内壁铸铭文207字,记录了西周中期的一件土地诉讼事件。该铭文
A.需与文献记载相印证才能体现它的证史价值B.可为后人提供研究西周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
C.作为实物史料不可能反映铸鼎者的价值取向D.最主要价值在于可研究我国早期的赋税制度
2020-10-14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晋杜育的《茶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2021-01-08更新 | 323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吕氏春秋·审分》中记载: “今以众地者,公作所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段史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什么实质性问题(     
A.春秋时期铁器和耕牛大大提升了生产力B.封建的剥削方式比奴隶时代更先进
C.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实际所有权D.当时人们开垦的私田数量越来越多
2024-01-18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元月联考模拟训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论及“郑和下西洋”的起因,史学界众说纷纭。《明史•郑和传》同时提供了寻找建文帝和宣扬大明“威德”的说法,此外还有防范帖木儿帝国、获取海外朝贡、防止张士诚旧部联合反明,以及出于宗教目的等多种观点。这表明()
A.《明史•郑和传》是官修史书,更具有权威性
B.宣扬“威德”与教材表述一致,所以可以采用
C.无论是哪一种观点,都需要史学家百家争鸣
D.应继续拓展史料,立足特定历史背景进行研究
10 . 颜真卿楷书因迥异于晋唐楷书传统而遭到非议,李煜即有“有楷法而无佳处”“得羲之之筋而失于粗鲁”的批评;而欧阳修主持编撰的《新唐书》写道:“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对颜真卿楷书不同的评价体现了(     
A.社会环境的变迁B.传统史观的影响C.书法艺术的提高D.多重史料的应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