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中唐以前赋役的主要形式是“租庸调”,其中的“庸”是每丁每年须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遇闰月则加二日,因故不能服役者,每日可折绢三尺;加役十五日者免调,加三十日者租、调全免。据此可知,“庸”的实行(     
A.有利于保证农民生产时间B.极大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C.解除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遭到了地主阶级的激烈反对
2024-02-25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一大联考(12月)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宋朝之前,大臣对天子的诏令往往有封驳之权,而天子对臣下的奏章批示,所用文字都友好温和,决不用命令的口吻。但自宋始,大臣的封驳之权不断衰落,到明清时,几乎不复存在,而天子的批文,则完全使用对从仆一样的粗鲁词语,成了命令。这反映出(     
A.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B.宰相地位日益衰落
C.政治风气逐渐的衰败D.官僚政治趋于成熟
2024-02-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一大联考(12月)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有学者认为,隋唐之后,士就不是地主阶级贵族,而只是“四民之首”,也就说,隋唐之后,中国只有士而没有士族。这主要是由于(     
A.士的崛起和政治地位的提高B.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C.科举考试制度的确立和完善D.世卿世䘵制日益没落
2024-02-0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一大联考(12月)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考古发现在大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间,在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区广泛存在着彩陶文明,史学界称之为“彩陶时代”,而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地区则是同期彩陶文明杰出的代表。据此可知“彩陶时代”(     
A.奠定了中国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B.人民已开始从事原始农业生产
C.粟和水稻已成为重要的栽培作物D.禅让制正成为主要王位继承制
2024-02-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一大联考(12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二下·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胡人的婚姻观念本来颇为开放,“女儿自言好,故入郎君怀”,即是这一观念的典型表现,但北朝时,胡人在男婚女嫁时却受“父母之命”的观念束缚(这一观念源于《诗经》),北朝乐府民歌中就唱道:“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这说明(     
A.胡汉文化融合的趋势明显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C.传统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D.理学思想严重限制婚姻自由
2024-02-09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一大联考(12月)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的乡举里选是在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后乡里民众政治参与的一种形式。秦代是“选贤与能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的新时代的确立”,两汉的察举制“正是新的选举方式的制度化、法典化的结果。这种制度,使得不少的小农都拥有了被选举权,而选举权则掌握在官僚和地方豪强手中”。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至少入仕资格“原则上扩大到整个自由民阶层”。在汉代的社会结构中,只要具备了某种素质或满足国家要求的乡里编户民,理论上都有自由入仕的机会,并无法律的特别歧视。当然,自由入仕并不是没有限制。秦汉国家针对包括乡里民众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仕进途径都有细密的规定。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乡举里选考辨》

材料二   东汉末期由控制中央开始,外戚宦官的势力也开始向帝国的州郡等地方政府延伸,派他们的亲朋好友或党附他们的人到地方去担任州郡的行政长官。这些人到了地方上,他们不关心地方,仅关心他们所属外戚或宦官集团的利益。地方政治在此类州郡长官治理下,自然不上轨道。特别是选举方面,乡举里选的理想被破坏无遗。历经数百年而摸索出来的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政府与人民的沟通,竟因偶然事件而被轻易破坏。仅仅因为和帝以后皇帝的短命、嗣君幼冲,居然使宦官、外戚混扰了中央、地方的政治。追根究底,仅因帝国政体自始皇以来是所谓的皇帝体制,立于权力顶峰的皇帝,没有其他任何可以制裁他的力量。于是,控制皇帝,假藉其势的一小撮外戚、宦官的倒行逆施,终于令沉默的多数难以容忍,爆发了他们的不满。东汉的清流运动与地方自立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的。

——摘编自国风《乡举里选理想的破坏和地方自立趋势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乡举里选制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乡举里选制遭到破坏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024-02-0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一大联考(12月)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图一是14世纪(元明)彩色水墨画的局部,画中的说书人、演木偶戏的人几乎用同样的故事娱乐市民;图二是位于山西洪洞县广胜寺大殿上的大型元代壁画,画上的戏剧角色穿着精心制作的服装,并进行了很规范的面部化妆。这表明,元明时期(     
A.中国的戏曲艺术日渐成熟B.城市的市民群体不断扩大
C.风俗画成为主流艺术形式D.日常娱乐的方式多元纷呈
2024-02-05更新 | 5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一大联考(12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周代的君位按“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传授,“太子死,有母弟则立之,无则立长,年钧择贤,义钧则卜”。这反映出周代的君位继承(       
A.具有一定的灵活变通性B.利于选举“德才兼备”者
C.完全遵照嫡长子继承制D.容易导致诸侯之间的纠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圣人意味着什么?人如何顺应自然规律?”对此问题某派思想家认为:“复归于无极”“复归于婴儿”“复归于璞玉”;人要想达到这种状态,必须“学不学”。下列诸子思想中,与材料一致的是(       
A.克己复礼B.清净、无为
C.民贵君轻D.兼爱、非攻
2024-01-19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含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模拟选科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内容出处
明代“余乡二三百里内……皆好穿丝绸绉纱湘罗”浙江桐乡县人李乐《见闻杂记》
除非把社会财富倾于沟壑,“则奢可禁”,否则“虽圣王复起,欲禁吴越之奢难矣”松江(今上海)人陆辑《兼葭堂杂署摘抄》
清代“今人崇尚财货,见有拥厚资者,反屈体降志,或订忘形之交,或结婚姻之雅”松江(今上海)人董含《三冈识略》
都提出要“化民成俗”“以正人心”,“或赌博”“禁妇女出游”,禁奢倡俭江苏巡抚汤斌《抚吴告谕》江苏巡抚陈宏谋《风俗条约》江苏巡抚裕谦颁《训俗条约》

——摘编自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表述成文)
2023-12-2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含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模拟选科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