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西晋永嘉之际北方大乱,“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流人,相率过江淮”,“及胡寇南侵,淮南百姓皆渡江”。以后北方流人南下几未中断,据估计北方人口南下总数约九十余万。为安置这些北方士人和流民,东晋在长江南北设立了很多侨州、侨郡和侨县,用北方地名建置,管理各该属籍的流人。侨人的户籍用白籍,以区别于土著人的黄籍,属于白籍的人户享受免除一定赋役的优待。侨置政权的官吏皆由北方士人担任。

为限制大族的占有人口和增加政府收入,早在东晋成帝时便先后有“咸和土断”和“咸康土断”的实行。所谓土断,即不论原来属籍何地的大族与庶民,一律以土为断——按现居住区编入户口,将白籍改成黄籍,承担国家租役。桓温的“庚戌土断”成果较显著。

在加强经济上的集权方面,刘裕当政时,又于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实行“义熙土断”。这次土断雷厉风行,会稽余姚大族虞亮隐匿千余人,被刘裕处死。

——摘自詹子庆、田泽滨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晋侨置州郡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义熙土断”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朝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基础上,设立了政事堂议政制度,主要由皇帝亲信主持集体商议;参与政事堂议政的除了三省长官,还有皇帝直接指派的亲信官员参与议政。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改设到中书省,唐朝中期将政事堂议政处设在中书门下省,两省合署办公之所。唐朝政事堂的演变(     
A.加强了皇帝独裁权力B.提高了尚书省的地位
C.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D.取消了宰相的决策权
2024-01-30更新 | 312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2023-12-24更新 | 84次组卷 | 172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轮复习(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周朝建立之初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国,其中大多为姬姓王室或姬姓宗族之人所有。但到了战国时期,保存下来的姬姓诸侯国所剩无几,战国七雄中只有燕国是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衰落B.君主集权的趋势
C.分封制度的成熟D.世袭制度的崩溃
2023-12-06更新 | 174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茶产于四川,流行于江南。如图是辽代晚期壁画《备茶图》。据此可知(       

出土于河北宣化辽墓壁画《备茶图》
A.南方文化影响力扩大B.契丹族逐步封建化
C.经济作物在辽国推广D.风俗画在西域流行
2023-12-01更新 | 71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西省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2023-11-27更新 | 164次组卷 | 329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汉廷议制度规定,皇帝下诏制定议题、与会官员范围,然后集议,议毕由皇帝裁断。如果委托大臣主持,则由负责官员将所议结果写成书面文件,向皇帝汇报。上述规定(     
A.减少了决策失误B.凸显了决策程序
C.防止了君主专断D.维护了朝廷权威
8 . 明朝前期,地方凡有重大的事务,必先召开三司会议,请示朝廷后才能采取相应的行动。这对于时效要求低的事务来说,尚能应付,而对时效要求高的事务,则常有滞后的危险,以至小事变大,终成蔓延之势。可见,明代前期(     
A.督抚制度难以适应形势需要B.地方治理体制有待调整
C.皇帝对国家掌控力明显下降D.中央集权面临严峻挑战
2023-10-05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宁冈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所示是有关隋朝部分改革措施的论述。据此推知,这些改革措施(     
论述出处
“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帝览而嘉之,于是遂罢天下诸郡”“行州县两级制”《隋书·杨尚希传》
“大业(隋炀帝年号)二年春正月丁卯,遣十使并省州县”,后“改州为郡”“别置都尉领兵,兵不属郡”《通典》
A.确保了地方吏治清明B.旨在减轻民众的负担
C.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D.提升了军队战斗能力
2023-10-0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宁冈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坑儒事件发生。“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由此可知,扶苏主张(     
A.重用士人,解决内讧B.调和儒法,谋求统一
C.开拓边疆,强化皇权D.收揽民心,维系统治
2023-10-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宁冈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