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二)历史试题
重庆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26 5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2024年2月26日,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全景式展示了商代在政治、经济、军事、农业、手工业、文字等方面的伟大成就。这一时期(     
A.出现了甲骨文,是仅仅记录占卜的成熟文字
B.手工业与农业相分离,开始形成古代的集镇
C.商品经济发展,“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D.君主没有绝对权力,有较为完善的国家机构
2024-04-01更新 | 51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 春秋战国时期,当思想家认识到“天道远,人道迩”的时候,也就把天和人分离开来,达到了人类对自己的存在、对自己主宰自身命运的初步自觉。材料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A.重视以人为本B.崇尚天人合一
C.追求家国情怀D.主张和而不同
2024-04-08更新 | 44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汉朝被强有力的地方家族所削弱,这些家族积聚起巨大的、自给自足的、免税的大地产,在上面建造堡垒式大庄园,与中央政府对抗。汉朝政府为此采取了
A.郡国并行B.盐铁官营C.重农抑商D.独尊儒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唐朝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基础上,设立了政事堂议政制度,主要由皇帝亲信主持集体商议;参与政事堂议政的除了三省长官,还有皇帝直接指派的亲信官员参与议政。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改设到中书省,唐朝中期将政事堂议政处设在中书门下省,两省合署办公之所。唐朝政事堂的演变(     
A.加强了皇帝独裁权力B.提高了尚书省的地位
C.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D.取消了宰相的决策权
2024-01-30更新 | 326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1488年,明朝下令全国实行均徭法,征发徭役以田产为准,“田多为上户,上户则重,田少则轻,无田又轻,亦不计其资力之如何”。这一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A.徭役摊派的平均B.商品经济的发展C.垦田面积的增加D.贫富差距的缩小
2024-03-08更新 | 243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6. 近代中国与列强签署的某一不平等条约规定:“戊午年定约互换以后,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各省督抚大吏,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与其出自同一时期条款的是(     
A.鸦片以“洋药”的名义纳税进口B.列强可以在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C.中国向英国赔偿损失2100万银元D.禁止华北地区举行科举考试五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天演论》出版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名词很快成了报纸文章的热语,风行全国谭嗣同在看到有关进化论的文章后,向人推荐“好极、好极”:革命党人也承认:“自严氏: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这反映了(     
A.挽救民族危亡刻不容缓B.清政府已成为众矢之的
C.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进化论成为全社会共识
2024-04-09更新 | 639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红军在某一时期的宣传口号先后有:“苗人下山来与汉族共同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保护喇嘛,信教自由”“抗日反蒋,保护回民”等。下列口号中,也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C.“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D.“拖死中央军,打死滇军,脚踏川军”
2024-04-08更新 | 25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下表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出(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学校体制

国有化

一主多元

资金来源

单一的投资制

多渠道集资

教学观念

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

招生就业制度

统招统配

面向市场

A.思想变革与社会变革同步B.高等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
C.国家政策影响办学体制D.高等教育已形成完整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宣传画、宣传标语是一种信息传递和舆论造势的手段.贯穿下图的主题是

A.舆论造势大力推动思想解放
B.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社会主义建设防右更要防“左”
D.向共产主义社会高歌前进
2016-11-27更新 | 34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1. 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演说词中更多地谈及希波战争。在雅典作家的笔下,对希波战争中雅典发挥巨大作用的萨拉米斯海战、马拉松战役反复提及,而对于战胜波斯起关键作用的其它战例几乎只字未提。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借助公共记忆塑造国家形象B.国家意志左右历史记载
C.尚武好战之风影响文学创作D.文学作品蕴含人文精神
2023-04-21更新 | 48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2. 11世纪欧洲城市建立起商人行会,行会规章中包含维修保养街道、大门和城墙来促进“共同的公用事业”等内容,如南安普顿商人行会规章中规定了“市民享有的贸易垄断权”,以及“商人行会的选举、纳税、交易、救济”等内容。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自由主义思想兴起
C.行会取代了政府
D.市民参与城市管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3. 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
18001830186018801900
欧洲28.034.153.662.063.0
中国33.329.819.712.56.2


据此可知(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
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
2019-01-30更新 | 3149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海南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4. 十月革命后,列宁指出:“我们知道,在人民群众中,现在响起了另一种声音,人们心中说:现在不用怕带枪的人了,因为他们保护劳动者,并且会无情地剥夺镇压者的统治,这就是人民的感受。”这说明当时(     
A.苏维埃政权具有人民性B.苏俄以军事高压政策稳固统治
C.苏俄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D.苏俄政府依靠民众夺取政权
2024-03-12更新 | 34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8条款“关于经济项目自由兑换”的金融开放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国际金融投机猖獗等问题,但IMF仍然致力于第8条款的推行,对抑制、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这表明(     
A.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B.国际经济秩序亟需调整
C.“滞胀”引起通货膨胀D.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024-04-09更新 | 53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察举制与唐代科举制之比较

 察举制科举制
内容地方长官选拔,送到中央,后汉中叶有考试形式;以地方均衡为原则;重德行(孝),重事功(廉)。个人自由向地方政府报名,送中央考试录取;全凭个人才学自由竞争;重才学,尤重诗文。
影响人才分布四方,地方政治优良;官与吏之仕途不分,行政经验丰富;经学(自有家法)法学能世家,终形成门阀社会。人才群趋中央,增加对中央之向心力;加重官与吏分为两途之趋势,形成吏员政治;文学靠天才性灵,不能世家,不致形成固定阶级。

——摘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材料二   英国是最早形成文官系统的西方国家(文官指事务官,即脱离政治争斗影响,担任实际行政事务的可永久任职的工作人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官吏任用制度仍深受封建恩赐制影响,任用私人和卖官鬻爵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蒸蒸日上的态势与人才奇缺、效率超低的政府工作职能的矛盾不断升级,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1853年英国的《麦克莱报告》指出:职员任用须经公司竞争考试,考试及格后再受训二年,期满按成绩分配工作。这一报告影响至深,英国行政部门流行的“通才教育”传统即追溯于此。

——摘编自陈小锦《从英国文官考选制度看清末科举制的衰亡》

材料三   英国借鉴科举并非生搬硬套,而是吸取了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取考试的平等竞争原则和择优录用方法,舍弃了科举考试空疏无用的古代经典内容,因而后来能被其他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国仿效。

——摘编自李兵、刘海峰《科举:不只是考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及其主要特征。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制度发展的认识。
2024-05-2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货币在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又,民用钱,郡县不同:或用轻钱,百加若干;或用重钱,平称不受。法钱不立,吏急而壹之虖,则大为烦苛,而力不能胜;纵而弗呵虖,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苟非其术,何乡而可哉!……于是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入其铜三官。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

——引自(东汉)班固《食货志(下)》

材料二   盖自国初以来有银禁,恐其或阂钱钞也,而钱之用不出于闽、广,宣德、正统以后,钱始用于西北,自天顺、成化以来,钞之用益微矣。……窃以为今日制用之法,莫若以银与钱钞相权而行,每银一分易钱十文,新制之钞每贯易钱十文,四角完全未中折者每贯易钱五文,中折者三文,昏烂而有一贯字者一文,通诏天下以为定制而严立擅自加减之罪,虽物生有丰歉、货直有贵贱,而银与钱钞交易之数一定而永不易,行之百世,通之万方。

——摘自丘浚(1421-1495)《大学衍义补·治国平天下之要·制国用·铜楮之币》

材料三   长时间以来美元霸权地位的维持离不开其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因此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将会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此提供了契机。中国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融资支持,据《中国“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报告2021》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末已有11家中资银行在2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近80家一级分支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更是树立了国际多边合作的新典范。

——引自陈果、姚皓天《人民币国际化:背景、机遇与投资机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推行的货币政策及其背景,并结合所学,写出“三官钱”所指钱币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丘浚针对当时货币制度所提出的建议及其依据。结合唐朝至明朝赋税制度的相关史实,概述这一时期白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因素,并用一句话指出亚投行设立的现实意义。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发展的不同途径

对于世界历史从史前的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所遵循的不同途径,可归并为两种主要方式,即非西方式的和西方式的。前者以中国为代表,其重要特征是连续性的,就是从野蛮社会到文明社会许多文化、社会成分延续下来,其中主要延续下来的内容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后者是突破式的,就是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经过技术、贸易等新因素的产生而造成一种对自然生态束缚的突破。

——摘编自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

参照以上材料,以“______向______发展的不同途径”为题,设计一幅简单的示意图并加以阐释。(要求:将设计内容填写在答题卡的方框内;阐释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
文化交流与传播
3
中国古代史
4
中国近现代史
5
经济史(旧)
6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单题
20.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单题
30.4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单题
40.4中枢政务机构(汉-唐)单题
50.65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单题
60.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70.65戊戌维新运动单题
80.65红军长征单题
90.85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单题
100.65十一届三中全会  伟大的历史转折单题
110.4古代希腊文明单题
120.4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单题
13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140.94十月革命的胜利单题
150.65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60.65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隋唐科举制
170.65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三、论述题
180.4洋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  英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