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考古发现,黄河上游齐家文化出现铜器,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有祭坛和玉礼器,北方草原的新石器文化则以细小的打制、压制石器为主要特点。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环境决定文明发展程度B.不同文化之间缺乏联系
C.中华文明具有多源特点D.中原地区长期居于领先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陶器,在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后红山文化及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均可找到相似的器型。这说明(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的特征B.大汶口文化影响最为广泛
C.不同文化区存在交流联系D.陶寺文化的手工业水平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考古发现,四川营盘山、波西等遗址的先民已经发展出原始种植业,以种植粟和黍等早地农作物为主。营盘山先民还学会了驯养家畜,在大渡河上游的哈休遗址也发现了类似情形。这说明新石器时代的四川地区(     
A.原始农业得到初步发展B.小农经济开始逐步形成
C.与中原地区有密切往来D.商品交换促进农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距今8300~7800年)是中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在该遗址出土了丰富的海生贝壳、渔猎动物骨骸、海鱼的脊椎骨和陶器、木器等人工制品。由此可见,井头山文化(     
A.是黑陶文化的代表B.属于旧石器时代
C.具有海洋文化特征D.以稻作农业为主
5 . 任意写出距今1万年至5000年间我国的两个文化遗存:____
2022-10-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第四中学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2022-09-08更新 | 10484次组卷 | 9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考古大发现的时代,一大批距今四五千年的重要史前遗存,如辽西红山文化的祭坛、山西襄汾陶寺史前墓地、山东大坟口文化刻符陶器、良渚文化大型祭坛与大型墓葬相继被发现。这些史前遗存的发现(     
A.可用于研究北方早期国家的形态B.说明早期文明具有继承性特征
C.表明奴隶制经济已经走向了繁荣D.折射了新石器时代灿烂的文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泰安大汶口墓地有4个墓群,代表4个父系家族。墓群之间存在一定差别,较富有的墓群随葬品平均数量要高出相对较差墓群的数倍。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     
A.王位世袭B.铁犁牛耕C.地主阶级D.财产私有
2022-07-17更新 | 584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蒲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79年,在辽宁喀左东山嘴遗址发现了红山文化石砌建领遗址、玉器与陶塑人像;1983年,在临近地区又发现了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群并发掘了其中的“女神庙”与积石冢,这两项重大发现对考古界根深蒂固的中原中心、汉族中心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材料表明(     
A.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中心B.考古发现可以影响历史研究
C.考古发现能够还原历史面貌D.考古是历史研究的最佳途径
10 . 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点包括(     
①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尤其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②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以中原为核心的方向发展;
③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神权色彩浓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07更新 | 934次组卷 | 30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