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5 道试题
1 . 根据图中所示陶器形制与出土地点,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原始先民生产生活方式相对单一B.原始文化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
C.原始文化分布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D.原始社会手工业部门众多工艺先进
2021-11-0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所示为某校高一年级历史活动课上各组同学收例的史料搜集清单。据此可知,这次活动
索材任务说明
甲组半坡彩陶通过搜集陕西半坡遗址出上的彩陶上的图案,探究半坡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乙组玉蜻岩遗址的石器搜集湖南玉蜻岩洞穴遗址出土的石器类型,探讨其与稻作农业的关系
丙组红山文化临弗搜集辽河流域诸定居村落遗址的欣弗形制示意图。探讨古人类的精神生活变化轨迹
丁组三星堆的金器和玉器搜集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不同造型的器具,对其实用性和艺术性展开探讨

A.旧石器时代的生产生活B.中华文明的多源性特征
C.阶级分化和国家的产生D.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2021-11-0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史记》所载黄帝世系。这一记载
A.出现时间较晚其真实性不可考证B.标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C.反映出中国人的“大一统”观念D.表明西汉开始了夷夏共同体重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21年10月18日,陕西临潼姜寨遗址被评为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下图是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由图可推断该聚落
A.主要从事渔猎采集B.善于运用灌溉技术
C.出现明显贫富分化D.选址经过充分考虑
5 . 在陶寺遗址的1000多座墓葬中,大墓约占1/10,每座墓葬能出土百余件随葬品,而小墓则占大多数,其出土的随葬品寥寥无几。陶寺遗址发现了建于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大型城址,它非常宏大,有280万平方米,南北1800米,东西1500米。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阶级阶层分化的明显B.社会组织能力的提升
C.早期国家形态的具备D.高度集权制度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文化遗存发现了成堆的稻谷、谷壳、稻秆,最厚处达七八十厘米;发掘出的夹碳黑陶则是掺有碎叶、稻壳的陶土烧制而成;该遗存还发现了成排颇具工艺的卯榫结构的木构建筑。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
A.人们生活逐渐稳定B.良渚文化已经初具规模
C.稻粟种植开始出现D.居民财富分化已经形成
2021-10-27更新 | 361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6年开始发现的良渚遗址中,出土了许多陶器、石器、木器、竹器、玉雕等文物。许多墓葬中随葬的只有管、珠及单件锥形器等小件玉器;而11座墓中却出土了璧、环、琮、钺等3200余件玉器,其中一座墓随葬玉器多达500多件。这说明
A.旧石器时代经济发展B.私有财产已经产生
C.新石器时代社会稳定D.阶级出现国家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研究发现,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以后,随葬石铲、石斧、石锛等生产工具的主要是男性,而随葬纺轮的则主要是女性。由此可知,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A.小农经济开始出现B.发展到父系氏族阶段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仍然处在旧石器时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青莲岗遗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宋集乡。据考古专家发掘的文物,鉴定其所处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下列出土的文物不可能出自该遗址的是(     
A.石斧B.陶鼎C.铁犁D.彩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展示区生动地再现了先民创造灿烂文化的过程。复原的“干栏式”建筑外布置着各类生活、生产场景,妇女们纺纱织布,男人们斫木盖房。有的磨制骨器,有的捣谷脱壳,有的和泥制陶。这说明河姆渡人
A.是最早的人类B.过着群居生活
C.生活丰富多彩D.进入农耕时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