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从2013年起,三星堆两次入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青铜人像、金面具、金杖等又彰显出古蜀文明的异彩纷呈。这反映了(     
A.古蜀文明已超越中原文明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C.华夏认同观念的逐步形成D.早期国家注重祭祀仪式
2023-12-04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四处遗址出土的玉器对比表

遗址查海遗址兴隆洼遗址裴李岗遗址贾湖遗址
属地辽宁阜新内蒙古敖汉河南新郑河南舞阳
质地闪石类闪石类绿松石绿松石
器形块、匕形器、玉斧、管状珠块、匕形器、斧、锛棒形饰、方形坠饰、三角形坠饰、圆形穿孔饰等
时间公元前56125530公元前60324159公元前62304940公元前63355500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遗址所处历史阶段及依据,并简述其阶段特征。
2023-11-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距今约5000—4300年的福建昙石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骨器、陶器以及堆积得很厚的贝壳,其中的几何印文陶器尤其引人注目(如图所示)。昙石山周边的庄边山遗址、白沙溪遗址也都发现了这种印文陶器。据此可知,(     
A.早期中华文明逐渐走向一体B.福建是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地
C.旧石器时代区域文明的发展D.原始手工业技术实现了突破
2023-11-10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福建昙石山文化遗址地处闽江下游地区,该遗址发现大量海蚬、牡蛎、龟等类型的贝壳,有的地方堆积厚达3米多。遗址中出土的凹石与北方内陆的砾石相似,但凹石是一种贝类食物加工工具。此外,还出土少量农业工具,如石锛、石刀。由此可知,县石山文化(       
A.属于旧石器时代B.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
C.与中原文化迥异D.在生产领域出现专业分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陶寺宫城内出土了3件陶寺晚期写有朱书陶文的扁壶残片。从考古发现看,在同时期各区系中,陶寺文化的发展水平最高,但它的覆盖面大致未超过临汾盆地的范围;它同周邻文化的关系,则表现为重吸纳而少放射。这说明当时陶寺文化(     
A.代表了旧石器时代最高文化水平B.使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基本形成
C.尚未形成具全国意义的文化中心D.已具备建立奴隶制国家的必要条件
6 . 下表为我国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
长江流域稻谷颗粒1万年左右
黄河流域粟粒仓储8000年左右
辽河流域碳化小米7600年左右
从中可以看出(     
A.生产工具的改进B.文明的多元一体特点
C.小农经济的出现D.文化受地理环境影响
2023-10-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中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近日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展现了中国良渚文化和江南人文风貌山水风光,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开幕式上吉祥物之一的“琮琮”名字和造型源自良渚文化代表文物玉琮;亚运会的奖牌及火炬设计理念也是取自玉琮;良渚玉鸟飞旋,时空流转,神徽浮映。亚运会上的良渚文化元素数之不尽。据此推断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     
A.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B.代表器物是黑陶
C.有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D.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河北柏人城遗址是我国保存较好的古代大城池之一,史籍记载:“柏人城,尧所都也。”尧帝在柏人城一带开门纳谏,广揽贤士,在大麓(尧山东麓)接纳了虞舜。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A.建立起了最早奴隶制国家B.宗法血缘关系走向了瓦解
C.具有原始的民主政治传统D.贵族等级分封制逐渐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思考如何发展农事生产以满足生存需要时,逐步认识到“天时”的重要性,于是形成了天象观测的传统。如距今5300年的青台遗址遗存中,指导农业的“斗柄授时”证明当时已观测出“北斗”天象。这表明我国原始农业(       
A.呈现出精耕细作的特征B.提升了历法的准确程度
C.加速了早期国家的形成D.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副壮年男性骨架,骨架周围有用蚌壳精心摆塑的图案。有学者认为,骨架左右的蚌塑龙虎图案布列方位与中国古代二十八宿的东西二宫一致,蚌塑三角形图案与其东侧横置的两根人胫骨组成的是北斗图像。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中原地区初步确立王权制度B.当地迈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
C.黄河流域已经产生宗法制度D.时人对天象已有一定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