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陕西姜寨遗址的14号房,位于村落东部1号大房子的右前方,半地穴式,进门正中有带灶圈的灶坑一个,房内出土计有陶盆2件、陶钵3件、陶罐5件、陶甑1件、石斧1件、石铲2件、石磨棒2件、石球1个、骨鱼叉2件、骨镞1件、骨笄1件。这表明当时姜寨聚落(     
A.采集渔猎与原始农业并存B.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C.已迈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D.形成了较大的部落联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陶寺遗址进行解剖发掘,确认陶寺遗址存在近13万平方米宫城。此外陶寺遗址还先后发掘出城墙、大型宗教礼制建筑、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由此可见,陶寺遗址所展示的文明(     
A.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君主集权统治得到加强
C.重视农业与手工业的管理D.反映了仰韶文化的成就
3 . 成都金沙遗址市是一处商周时代遗址,是古蜀王国的都邑。出土了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文物。其中,玉璋最早流行于夏朝时期的黄河流域。夏朝后人就把玉璋进行扩散传播,玉璋成为了古蜀文明最核心的礼器。由此可知(     
A.中华文明有多元一体的基本特征B.金沙文明属于奴隶社会先进文明
C.古蜀国完全继承了夏的礼制观念D.金沙文明与良渚文化的联系密切
2023-03-03更新 | 44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表为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出土情况。表中现象反映了(        
时间遗址出土情况
距今8000年前后河南舞阳贾湖随葬骨规形器、骨律管(骨笛)等可能用于观象授时的天文工具
距今6000年左右河南汝州阎村墓中陪葬的一件陶器上彩绘了具有战争纪念碑性质的“鹳鱼钺图”
距今5000年前后浙江余姚良渚镇遗址有宫殿区、内外城垣,十数座高、低水坝等水利工程
A.公共权力不断加强的趋势B.私有制的产生和贫富分化
C.氏族成员经济待遇的差异D.等级观念产生和阶级分化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黄河流域9个省(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0余万处,占全国的39.7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5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21处,世界文化遗产1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1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9处,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6处。


——据202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黄河文物保护利用规划》

材料二   人类有很多种不同的文化,它们都是“自我”生长起来的,一种活生生的文化,总是历史上种种行为形式的博物馆。每个文化集团都有自己唯一无二的历史,这种历史一部分取决于社会集团特殊的内部发展,一部分取决于它所受到的外部影响。

——摘自弗朗兹·博厄斯《种族、语言与文化》

从自然环境来看,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总是和它产生的地域相结合的。黄河流域的文化与其地质、地貌以及自然地理的特点密切相关。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像大地母亲般地孕育了黄河文化。

——摘自侯仁之《黄河文化》


结合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文明发展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6 . 考古工作者在江苏邳县刘林、大墩子村和新沂县花厅村等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内,发现有装饰品随葬现象。这些装饰品采用玉、松绿石和象牙等珍贵原料,耗费较多劳动力而制成。据了解,江苏境内并不产玉,邻省山东泰山等地才是玉的产地。这表明当时(     
A.社会等级分化日益明显B.私有制占主导地位
C.玉器加工技术世界领先D.商品交换现象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是崧泽文化时期的文化遗存,遗址中有东、西两处墓地群。东区都是些小墓,西区主要是规模较大、随葬品较多的大中型墓,大墓随葬品包括玉石饰件、石钺、凿、锛等。此考古发现表明,当时已出现(     
A.等级森严的丧葬礼制B.贫富分化的社会现象
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D.早期奴隶制国家机器
2023-02-19更新 | 45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辉映遗址发掘区北部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水井和灰坑多个,出土器物中有石镞、V字形石刀、砺石、陶壶、陶罐等。由此可知该遗存(     
A.是黄河下游聚落形态典型代表B.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
C.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高度发达D.聚居生活推动社会发展
2023-02-15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过程性诊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距今4000年前后,陕西神木地区进入繁盛期。在当地的石峁遗址考古中发现了良渚遗址的玉琮、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的玉鹰、玉人头等众多文物。这说明当时(     
A.阶级分化日趋明显B.存在地域文化交流
C.玉器成为权力象征D.各地迈入国家阶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山西运城自古以来就有“黄帝正妃娘祖养蚕纵丝”的传说。在运城下辖的夏县西阴村遗址,1926年考古学家李济发掘出半枚碳化的蚕茧,2019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该遗址又发现了6枚新石器时代的石制和陶例蚕蛹。据此可知,传说(     
A.依赖历史文献的印证B.蕴含一定的历史价值
C.奠定考古研究的基础D.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