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2023-06-21更新 | 5751次组卷 | 36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三第1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023·北京海淀·三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文明的标准

国际学术界曾依据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特征,概括出文字、冶金术和城市为文明社会的标准,称之为“文明三要素”。如果依据这样的标准,中华文明只有3300年的历史。

通过对世界其他原生文明的研究可知,世界几大原生文明并非都符合这“三要素”,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没有冶金术,南美洲的印加文明未使用文字,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印章上的图案也未被认可为文字。随着世界各地考古发现和研究取得的进展,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世界各地可以有符合自己古代社会发展特色的文明形成标准。

我国学术界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有历史文献和古史传说为参考,更重要的是,百年考古获得的极为丰富的考古材料,揭示出中华文明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有独特的发展道路,我国学术界理应提出相应的文明标准。根据恩格斯关于“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的观点,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出进入文明社会标准: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阶级;三是出现王权和国家。

——王巍《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主要成果及启示》


(1)阅读材料,分析“文明三要素”为什么不能作为文明社会的普遍性的标准?
(2)从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出的三个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中,任选其二,结合所学进行论述。
2023-05-30更新 | 896次组卷 | 7卷引用:纲要下第1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023·天津和平·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良渚文化分布的范围内,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祭祀遗址及玉器,其中雕刻有神人兽面纹图像的玉琮是最重要的玉礼器。从祭祀遗迹、雕刻有“神像”的玉器的广泛分布来看,原始宗教在良渚文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宗教神权的存在有助于良渚文明(     
A.适应地理环境的巨大变迁B.维护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C.维持社会内部的和谐稳定D.扩大中原地区的耕地面积
2023-05-16更新 | 474次组卷 | 5卷引用:第0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4 . 考古发现,日本出土的绳纹时期的玉玦与中国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和河姆渡文化遗址等出土的玉玦十分相似,而日本玉文化出现年代比兴隆洼文化晚1000多年;在长江下游部分遗址出土的独木舟和木桨与日本本州岛日本海一·侧出土的独木舟和木桨也高度相似。由此可知,绳纹时代的日本文化(     
A.由中国东迁移民创造B.与中国吴越文化同源
C.受到中华文化的浸染D.以航海业最具代表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考古学家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巴蜀文化的代表)出土的青铜器中,不仅发现了黄河流域商朝和周朝装饰风格的云雷纹,而且还见到了与淮河上游安徽阜南县出土的龙虎尊(商王盘庚下令铸造)相似的造型和装饰。这些发现说明了商周时期(     
A.商周王朝对四川实施了有效管辖B.巴蜀文化影响了中原文化的发展
C.青铜器物是长途贸易的主要商品D.不同的地域之间存在着文化交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强化史料实证能力]

材料一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统计表

遗址名称

距今年代

发现地点

所属流域

元谋人

约170万年

云南元谋

长江

蓝田人

约115—70万年

陕西蓝田

黄河

北京人

约70—20万年

北京周口店

海河

金牛山人

约28万年

辽宁营口

辽河

长阳人

约19万年

湖北长阳

长江

和县人

约19—15万年

安徽和县

长江

马坝人

约13万年

广东韶关

珠江

丁村人

约10—5万年

山西襄汾

黄河

左镇人

约3—2万年

台湾台南

山顶洞人

约3.4—1.6万年

北京周口店

海河

(1)材料一中人类文化遗存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别体现了我国古代文明起源的哪些特点?

材料二 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新石器早中期多分布在太行山和豫西山地与华北平原的交汇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则普遍分布在渭河平原、华北平原和黄淮平原。

——摘编自张之恒《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规律》

材料三 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之所以取得长足发展并取得文明中心的地位,首先得益于它以平原、河谷与山间盆地为主,沃野千里、河流纵横、交通便利,而且位于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央,可以广泛接触周边文化并吸取营养。而南方暖湿的气候利于作物成长,但也造成森林密布、沼泽遍布,在人烟稀少且以使用木石工具为主的条件下,农田的垦辟比北方更难。此外,南方地势复杂,多高山大壑,山河阻隔,不利于它们的交流与整合。

——据《中国大通史·史前卷》整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新石器时代,我国文化遗址在分布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试结合材料三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7 .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2022-09-08更新 | 10212次组卷 | 92卷引用: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选择性必修3)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在仰韶文化早期遗址中,住所和贮藏坑大多是分立的,用于存放东西的灰坑处于住所之外;而在后期,贮藏室往往置于卧室的内侧或下方,得到严密的保护。这一变化体现了
A.天下为公B.父权至上C.货力为己D.宗法形成
2022-05-07更新 | 893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9 . 1965年,在我国西南某省发掘出两颗远古人类的门齿化石、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经科学家测定是距今约170万年的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由此判断,生活在此地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2021年,天津市蓟州区太子陵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成果,证实了天津地区具有不少于10万年的人类发展历史,是华北乃至中国北方地区早期人类繁衍生息、连续交流演化的重要区域。这次考古发掘成果
A.有助于构建中华民族历史B.可以证明天津农业的起源
C.能够印证同期天津史文献D.说明当地生产力水平较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