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考古发现,浙江良渚古城遗址的神人兽面纹玉琮(如图)刻画有獠牙神面的形象,四川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鸟足神像(其局部见如图)也有凸目獠牙、人鸟合体的造型。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趋势B.中华各地区的文明齐头并进
C.中原地区首先进入文明阶段D.早期中国神灵崇拜独具特色
2024-01-1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图1为距今4300年左右的山西省陶寺遗址出土的玉兽面,图 2 为距今4000 多年左右的湖北省石家河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据此可知(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B.古代玉器制造业领先世界
C.原始宗教信仰发生重大变化D.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一致
22-23高二下·山西忻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20世纪90年代,考古学家严文明提出,中国史前时代形成了一个以中原为核心(花心),包括不同经济文化类型和不同文化传统分层次联系(东夷、百越等文化处于第二或第三层,是花瓣)的重瓣花朵式格局(如下图所示)。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A.本土性B.多样性C.连续性D.独立性
2023-03-20更新 | 185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多源性,各大文化区系既相对稳定,又不是封闭的。观察学者绘制的“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系统表”(见如图),下列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①—姜寨B.②—贾湖C.③—仰韶D.④—良渚
2023-12-08更新 | 281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考古学家苏秉琦把目前所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分为六大区系(如下图),指出这六个区系并不是简单的地理划分,而是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中原影响各地,各地也影响中原,最后汇聚成为中华文明。这一理论(     

①强调各区域文化对中华文明所作贡献
②说明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③指出中华文明是一个多元汇聚的统一体
④是利用历史文献研究新石器时代的成果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11-04更新 | 474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图为原始农业对象、门类、部门、类型关系图。与原始稻作农业和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相比,原始游牧农业类型结构组合比较单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西北地区民族交融程度低B.西北地区水土资源匮乏
C.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差异D.畜牧业长期占主导地位
7 . 姜寨聚落周围是垛沟,良渚古城周围是城墙。对比分析下面两图,从防御的角度看,良渚古城城墙的构建说明(     
A.国家已经产生B.阶级分化十分明显
C.初始文明出现D.部落纷争已经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良渚文化在约5300年前发源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沿岸。在相关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一件黑陶罐腹部发现了四个连成一排、仿若句子、与后来的甲骨文有相似之处的符号(见下图)。对此合理的理解是(     
A.有助于破解古文字起源之谜B.甲骨文并非中国最早的文字
C.中国已开始系统地使用文字D.彰显了中华文明的高度发达
2023-03-12更新 | 324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阴山岩画中有关于原始社会猎马的描绘,如下图所示。图中一人正面围堵,一人其后偷袭猎物,第三人驱赶猎物。从这一岩画可以断定当地族群(     

A.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狩猎B.讲求工具和策略的运用
C.将射箭与军事训练结合D.出现了农业领域的分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为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出土情况。表中现象反映了(        
时间遗址出土情况
距今8000年前后河南舞阳贾湖随葬骨规形器、骨律管(骨笛)等可能用于观象授时的天文工具
距今6000年左右河南汝州阎村墓中陪葬的一件陶器上彩绘了具有战争纪念碑性质的“鹳鱼钺图”
距今5000年前后浙江余姚良渚镇遗址有宫殿区、内外城垣,十数座高、低水坝等水利工程
A.公共权力不断加强的趋势B.私有制的产生和贫富分化
C.氏族成员经济待遇的差异D.等级观念产生和阶级分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