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6 道试题
1 . 在内蒙古和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晚期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夫妻合葬墓群、代表红山文化最高层次的中心聚落的大型祭祀建筑群、以玉雕龙为主的随葬玉器的积石冢等。据此可知,红山文化(     
A.存在贫富分化现象B.形成原始审美意识
C.区域文明领先世界D.宗教信仰得到普及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华民族图腾崇拜

材料一   

材料二   闻一多先生以为,龙是以蛇为本体,又融合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是因为“当初(原始社会)那众图腾单位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为最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郭大顺接受光明日报采访

材料三   随着龙图腾分散到各地方,龙的影响也扩展到四面八方。因地域的限制,交通的不变,人们那时交往极少,各部族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龙加以改造,这样,龙的观念就因地而异了,使得龙的形态在先秦时期呈现千姿百态的景象。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人们的观念隔阂逐渐融洽,龙的形态也开始趋向统一。历代封建帝王蓄意把自己的一切都和龙挂上钩,使龙成为其专用品,皇帝即位叫“飞龙”,皇帝穿的叫“龙袍”,坐的是“龙椅”,睡的是“龙床”,有了病叫“龙体欠安”,皇帝的子孙则叫“龙子、龙孙”。……随着封建制度的越来越僵化,那些帝王们也越来越害怕江山不稳,禁止龙在民间传播就是镇压百姓的手段之一。龙被帝王专用以后,人们观念中的龙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龙不再是保佑众生的神灵,而是极其可恶凶残的暴君。

从孙中山推翻帝制至新中国成立,人们的各种观念从旧的禁锢中彻底解放出来,人们不再相信龙是帝王之祖而神圣不可侵犯,这个被少数人利用驾驭在华夏民族头上几千年作为华夏民族的权威象征,终于重回到人民手中,人民不再对龙感到恐惧神秘而心有敬畏。人们舞龙,不再是对祖先神人祭祀,也不再是向帝王歌功颂德,龙的节日纯粹是大众化的娱乐活动而非宗教的和政治的。美国旧金山华人街赫然盘踞两条巨龙,那是民族的象征与骄傲。从这点意义上说,龙蕴藏着深邃的内涵:龙是团结、伟大的象征,是联系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结。

——摘编自禹建湘《龙的演变及其内涵》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龙图腾所体现出的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2)阅读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阐释“龙”的形象和内涵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卷
3 . 在浙江浦江发现的距今11000—9000年的文化遗址,面积达2万平方米,发现有深70厘米的储藏窖穴、干栏式建筑柱洞、许多陶器、磨制石器等;陶器中夹杂大量驯化水稻颖壳;还出土碳化稻米、稻壳、小穗轴等,样品总量达5万余个。以上考古发现(     
①说明长期定居的聚落出现   ②反映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③证实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④体现社会的等级礼仪制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昨日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被誉为“华夏第一村”的兴隆洼遗址的发现,把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从而确立了中华民族8000年的文明史。兴隆洼遗址的人们(     
A.开始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B.搭建了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
C.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D.建造祭坛和神庙,制造各种精美玉器
昨日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下学期4月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距今约5300年的安徽凌家滩文化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安徽首推的重点遗址,也是文明起源和形成阶段代表性遗存。如图为该遗址的平面布局图,通过该遗址我们可能推测(     

A.聚落生活组织有序B.原始农业蓬勃发展
C.国家形态业已具备D.生活习俗差异明显
昨日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龙”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意象符号与图案,也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神兽”,观察中国考古发现分布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龙”的形象最早产生于中原地区B.“龙”的出现成为王权身份的象征
C.当时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D.“龙”的文化源远流长、多元并存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据考古发现,约四千年前辽宁西部地区出现了“丰下类型”的原始文化。遗址中不少房屋的外围有着院落式的围墙,屋内先后垫积的居住面可达六、七层或更多,可能已居住了几代人。遗址中的谷粒,大都是在不同房址中发现,且大部分房址都有自己的炉灶。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部落出现权贵阶层B.财产私有已经产生
C.农业注重精耕细作D.建筑技术不断进步
7日内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下学期“三诊一模”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8 . 如表展示了从史前时期到汉代墓葬葬具、壁画上使用的主要颜料来源。这一变化反映了(     
时期来源
史前采集天然矿物颜料、动物鲜血、植物颜料
商周提炼铜锡铅铁、铅白铁黄等
汉朝制作合成硅酸铜钡
A.审美情趣的提升B.剩余产品的出现C.墓葬规格的提高D.生产技术的进步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4月末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某地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城址,以及七百多座墓葬所组成的墓葬群(见下表)。此考古发现(     
规模比重随葬品墓主人
大型墓

1.3%
一、二百件,包括彩绘陶器、玉器、整猪骨架等,其
中一座墓有鼍鼓(鳄鱼皮制)、雕刻石磬等礼器
均为男性
中型墓11.4%几十件,包括彩绘陶器、猪下颈骨等多为男性
小型墓87.3%0~3件
A.是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B.印证了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
C.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的特征D.反映了礼乐制度的成熟和发达
7日内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山西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古国阶段晚期代表性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了彩陶、漆木器、玉器等器物,其中鼍鼓、石磬、土鼓等在大墓中随葬的数量、组合和布设位置都是固定和统一的。即使几座大墓的入葬时间至少相距百年,上述规制也无明显变化。据此可知(     
A.神权在陶寺社会中占据主导B.中原核心的文明格局基本形成
C.古国阶段晚期初步形成礼制D.陶寺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征
7日内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