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2023-06-21更新 | 6071次组卷 | 38卷引用:考点巩固卷32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狩猎经济是以杀害其他生命来满足人类生存的、把其他生命看作敌人的一种原始经济。但是通过农耕,其他生命不再是人类的敌人,而是人类的朋友,从而形成了共生共存的一种文明形态。该学者意在(     
A.说明农业革命的意义B.宣扬多元一体发展理念
C.强调文明产生的条件D.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023-06-13更新 | 366次组卷 | 6卷引用:考点巩固卷01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A.公共墓地出现B.农业的产生C.贫富分化加剧D.文字的使用
2023-06-11更新 | 8591次组卷 | 40卷引用:考点巩固卷01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65年在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发现了距今约1万年的沧源岩画,其中有关手捕猴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两人拉起一张网,四面围攻,将猴子困于挂网之中。这幅岩画可以用来说明(     

A.沧源文化的主要生产方式B.新石器时代下的协作生产
C.佤族原始族群的生产活动D.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冲突
2023-05-31更新 | 401次组卷 | 7卷引用:考点巩固卷01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考古发现,从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地区在以粟类作物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和以家猪为代表的家畜饲养的基础上,开始普遍种植水稻和饲养黄牛、绵羊,且这一时期被发现的小麦遗址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这说明当时中原地区(     
A.成为水稻的发源地B.农耕经济得到发展
C.农用动力发生变化D.轮作复种技术发达
2023-05-27更新 | 645次组卷 | 16卷引用:专题一先秦至秦汉: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专题检测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钺”原为砍伐工具,后发展成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礼器。《尚书》在记载牧野之战时曾描述周武王“王左杖黄钺”。考古发现良渚文化遗址中有7套钺杖礼器,它的柄端都握在墓主人的左手中。据此可知,良渚文化(     
A.国家形态趋于成熟B.专制王权逐渐加强
C.冶铁技术得到发展D.阶级分化已经出现
2023-04-28更新 | 623次组卷 | 15卷引用:专题一先秦至秦汉: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专题检测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环太湖地区为分布中心的良渚文化,影响波及淮河流域地区、华南地区。良渚文化的代表包括有着高水平的制玉工艺、精美的磨光黑皮陶、通体磨光石器、精致漆木器。良渚文化遗址中虽并未发现黍、粟等旱作农业品种遗存,但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米(谷)、颖壳和小穗等不同的稻谷存在形态,其中以炭化米数量为多。稻米是良渚社会居民的食物主要来源。良渚文化中的墓葬,可分为两类。一类,如马桥文化中见到的那些小墓,其中有的无随葬品,有的仅随葬一些日常用品;另一类,如张陵山墓葬,往往不与“小墓”为伍,而葬于人工堆筑土台上,常使用棺、椁,以玉钺、琮、璧这类重器随葬。良渚社会在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等方面已经具备文明社会特征。

——摘编自郑云飞《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生业形态与稻作农业》等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陆续发现了以玉器为主要随葬品的良渚文化大墓,琮、壁等玉礼器以及墓葬等级的差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达程度。2007年发现良渚古城,2015年确认水利系统,这些都将良渚文化推到了国家文明的高度,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为世界遗产。如果没有对良渚80多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中国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已经存在如此成熟发达的文明社会。通过再现良诸文明的历史,可以发现它对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乃至后世中华文明,均产生了礼制、艺术、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这一过程同时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

——摘编自刘斌《良渚与中国百年考古——被低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良渚文化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80多年的良渚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的历史意义。
2023-03-17更新 | 727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一先秦至秦汉: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专题检测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8 . 石器时代: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________;人们把使用这种工具的时代叫________时代;一般分为________石器时代与________石器时代两个时期。以________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被学者称为旧石器时代。以________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被学者称为新石器时代。
▲▲(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器是进入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一项重要的发明)
(1)仰韶文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陶器,以________为主要栽培作物。
(2)河姆渡文化基本特征是:种植________,并且掌握了________技术。
(3)龙山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代表器物是________,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________陶”。
(4)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它们都出土了精美的________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________和神庙。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主要体现在原始________________的逐渐发展。
2022-11-01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讲)
9 . 2021年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从年代分布来看,旧石器时代有5项入选,新石器时代有33项入选,夏商时期有10项入选,两周时期有15项入选,秦汉至明清时期有37项入选。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     
A.源远流长B.兼容并包C.多元一体D.以中原为中心
2022-10-29更新 | 364次组卷 | 3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讲)
10 .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2022-09-08更新 | 10484次组卷 | 94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