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所示是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已鉴定的墓葬中,具有随葬石铲、斧、锛等工具的男性墓葬和女性墓葬的数量。据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     
时期鉴定墓葬/座男性墓葬/座女性墓葬/座
中期阶段423111
晚期阶段761
A.阶级分化现象较为明显B.山东地区手工业发达
C.男女社会地位发生变化D.男性主要从事手工业
2 .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贫富分化开始出现。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社会贫富分化已出现证据的是(     
A.龙山文化出土了薄如蛋壳的黑陶
B.良渚古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米
C.仰韶文化姜寨遗址出土了黄铜片等金属物
D.大汶口文化遗址中随葬品的数量多寡悬殊
3 . 在辽宁一些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不少房屋的外围都有着院落式的围墙,几乎所有房屋都有着多层的、极厚的屋内地面。一间房子原墙基不动,屋内先后垫积的居住面可达六、七层或更多。可见,当时这些地区(       
A.氏族之间联系趋于紧密B.阶级分化较明显
C.农业与手工业开始结合D.私有制已经产生
4 . 公元前4000年前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从晋南、豫西核心区向外强力扩张影响,核心区最具代表性的花瓣纹彩陶线条流畅,设色典雅。黄河中游地区,花瓣纹彩陶造型因地略异。黄河下游等仰韶文化的邻境地区,时见正宗或变体花瓣纹彩陶。这一现象可用以研究中华文明(     
A.早期国家的统治特点B.农耕文明的历史起源
C.多元一体的文明特征D.人文意识的演变轨迹
2023-10-10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历史试卷
5 . 湖南临澧县杉龙岗遗址距今约八千年,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其发掘器物堆积丰富,包括陶器、石器和柱洞,还发现了很多动物骨骼和稻谷种子。遗址区域面积较大,保存较为完整。这说明(     
A.新石器在长江流域普遍使用
B.该遗址较早出现了贫富分化
C.长江流域原始农业有所发展
D.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7000多年前,地球上许多地方还是鸿蒙未开,而这里的人们已经开始了定居生活。……遗址发现了两座房基址,均为半地穴式房屋,这里的先民种植谷物,饲养家禽,制作生产生活用具,烧制陶器,进入了人类最早的文明时期,这里被誉为是世界上粮食粟、家鸡和中原核桃最早发现地,该文化遗址是指(       
A.红山文化B.良渚文化C.磁山文化D.二里头遗址
2023-10-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距今七八千年前,在今河南境内,裴李岗文化几乎继承了贾湖文化全部的器类组合,具体器形则有一定的改造,贾湖文化无疑是裴李岗文化的直系源头。裴李岗文化的三足钵不见于贾湖文化,应该来源于磁山文化,篦点纹、篦划纹与北方的之字纹筒形罐文化系统有关。上述材料强调的是(     
A.天下共主局面的雏形B.区域文化的交流融合
C.中原为中心的文化圈D.中华文明的多元并存
2023-10-03更新 | 29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4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新石器时期,长江下游的上山文化陶器精致,白彩内涵丰富;长江中游的高庙文化,陶器刻画图像繁缛复杂,表现天极宇宙观的主题;西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玉器温润,出现对昆虫羽化蜕变之力的崇拜。以上材料主要体现了(     
A.贸易往来促进文化交流B.早期文明具有多元特征
C.地区间相互隔绝的状态D.自然崇拜是文明的主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说:“迄今为止最早的陶器,最早的栽培稻,最早的古城,最早的独木舟,最早的干栏式建筑,最早的水井,都是长江流域史前先民的发明创造”。这可用于说明(     
A.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区域B.中华文明成果领先于世界
C.先秦时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北方D.考古发掘是重要研究途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世界文化遗产应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离不开对遗址重要价值的总结概括。下列项中,能体现其价值的关键词有(     
A.旧石器时代人类进化材料最丰富
B.黄河中游地区彩陶文化史前时期
C.长江中下游稻作文化母系氏族公社
D.新石器时代城市考古遗址中国5000年文明史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