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尧舜活动的晋南地区,出土了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的陶寺都邑遗址,并在其中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确定节气的天文观测设施和着意展示来自不同地区仪式用品的大型“王墓”。《尚书·尧典》对其亦有“协和万邦”“光被四表”等记载。这体现了,当时(     
A.部落战争的频现B.早期国家的萌芽C.官僚体制的确立D.多元格局的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神人兽面纹(图)是良渚文化的独特标志。该图案(     

A.体现了旧石器时代的特征B.实证了长江流域最早进入文明时代
C.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最初起源D.表达了良渚人征服大自然的愿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的西水坡遗址出土了蚌塑的龙;在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有“中华第一龙”美称的C形玉龙(下左图);在长江流域的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了龙形玉牌(下右图)。这可用于说明(     

A.龙文化成为区域间交流桥梁B.龙是中国先民共同的信仰
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D.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源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红山文化的牛河梁遗址祭坛,由直径不同的3个同心圆逐渐升高形成了三层台阶,良渚文化的福泉山祭坛呈阶梯形的上下三重结构。其祭坛周围都埋有大型墓葬,坛上都发现有祭祀遗存。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出现了早期文明曙光B.形成了早期的国家形态
C.建立了森严等级秩序D.铸就了一体化文明格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8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反山发掘良渚文化大墓11座,出土了种类多样、雕琢精美的玉器3000余件,有代表神权的琮,有象征军事指挥权的钺,有体现财富的璧,还有装佩挂缀在衣物冠帽上的各种玉饰件。该考古发现说明了(     
A.历史研究依赖考古技术的发展B.玉器脱离现实生活而走上神坛
C.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D.凌驾平民之上的权贵阶层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良渚文化考古发现,其墓葬中大墓往往有棺有椁,有丰富、精美的随葬品;小墓既无葬具,多数也没有任何随葬物品。这说明当时(     
A.宗法制影响深远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C.手工业技术先进D.社会制度逐步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2023-06-21更新 | 6096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3年高考湖南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A.公共墓地出现B.农业的产生C.贫富分化加剧D.文字的使用
2023-06-11更新 | 8646次组卷 | 42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湖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65年在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发现了距今约1万年的沧源岩画,其中有关手捕猴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两人拉起一张网,四面围攻,将猴子困于挂网之中。这幅岩画可以用来说明(     

A.沧源文化的主要生产方式B.新石器时代下的协作生产
C.佤族原始族群的生产活动D.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冲突
2023-05-31更新 | 405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陶寺中期遗址发现了储藏用的窖穴群和类似后世的“王陵寝庙”区。其中,有一座大墓长5米、宽3.6米,随葬装有漆木柄的跟礼仪有关的玉石钺共6件;在墓穴的附近,有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观象台,可以测定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准确时间。据此推知(     
A.文明产生具有多元特征B.公共权力机构的成熟
C.国家初始形态逐步具备D.旧石器文化较为发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