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距今约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是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范例。如下表,它以最大的城、最早的坝、最美的玉重新定义了江南的概念。由此可知,良渚古城(     
最大的城从城址区中心向外,依次有宫城、内城、外郭三重结构,分别被城墙和外郭墙环绕;内城面积290万平方米;外郭内面积为630万平方米
最早的坝在古城建设之初,规划设计和建造了11条堤坝,分别构成高低两道防护体系;形成13.29平方千米的库区
最美的玉改进了切制抛光、琢刻、钻孔等制玉工艺,制作了种类各异的良者玉器,创造出了灿烂的良渚玉器文明
A.展现出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B.已经具备成熟的奴隶制国家形态
C.以手工业和商业为经济支撑D.证明当时长江流域经济领先北方
2 . 下表是关于中国古代彩陶起源的材料据此可知(     
序号内容

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仰都村发现大量彩陶,他将其与东南欧、中亚的彩陶相比,发现有许多相同的地方。1923年。安特生在甘肃马家窑地区发现大量彩陶。并认为其早于仰都彩陶,进而认为中国彩陶是由西方经甘肃等地传入中原的。

1957年,中国学者对马家窑遗址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马家富类型遗存叠压在类   似仰超文化的庙底沟类型遗存之上。学者认为仰都文化早于马家富文化近两千年。

A.历史结论必须经过考古证实B.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
C.西方学者研究历史过于主观D.彩陶是由中原传往西部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青海乐都柳湾的齐家文化遗址的氏族公共墓地随葬品统计表

墓地

随葬品

170号

仅有灰罐1件,粗双耳罐2件

176号

仅有小垂罐、侈口罐各1件

197号

共66件,其中有斧、锛、凿等生产工具,有罐、壶等彩陶

243号

彩陶壶1件、侈口罐1件及一残陶器底部
据此可知(     
A.阶级分化初步出现B.氏族内部分工明确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农耕文明特色明显
2024-04-23更新 | 32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大湾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良渚古城反山墓地随葬器物表。由此可知当时(     

墓号

随葬品数量

随葬品种类

12

约656件

以玉器为主,随葬玉钺、玉琮,无生产工具

23

466件

以玉器为主,少量陶器

15

60件

少量玉器、陶器、石器

A.有共同的宗教信仰B.部落联盟通过战争获得财富
C.阶级出现初步分化D.出现了中国早期的农耕文明
5 . 下表所示为湖南省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的石器情况。据此可知,彭头山文化(     
大型打制石器制作粗糙,无固定形状。
细小打制燧石器缺少正规样式。
磨制石器数量极少,种类单一,体型偏小。
A.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B.原始农业生产发达
C.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D.私有产品大量存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一般考古研究认为,古人把玉器作为通神的工具,如动物形制的玉器、玉璧、玉琮等都是祭祀的礼器,兵器则作为军权、王权的象征。下表为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仰韶文化墓葬玉器随葬品统计表

这反映出原始社会后期(     
A.文化发展模式多样B.制玉工艺发展成熟
C.人文精神已经出现D.区域文化联系密切
2023-05-04更新 | 374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7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1


                                             海南岛最早的文化遗址 三亚落笔洞遗址及在其中发现的人类牙齿

1992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师生在落笔洞遗址采集到了5枚人类牙齿化石,经C14测定其时间距今约为一万年。经考古对比分析,落笔洞遗址与两广大陆的白莲洞、黄岩洞和独石仔等洞穴遗存在文化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史料2下表古代大陆向海南岛移民的汉人数量

时期秦汉至魏晋唐代南宋元代明代清代中叶
数量约2万人7万多人10万人17万余人50万人217万人

——据《海南岛志》(1933年)等整理

材料二历代封建中央政府派系斗争激烈,海南岛成为流放贬谪官员的理想地方。……苏东坡谪贬儋州三年,开辟儋州学府自编经义,自讲诗书,培养造就一批人才,如王霄、姜唐佐、黎子云、符确等,使他们成为饱学鸿儒。儋州地区“书声琅琅、弦歌四起”,是当时海南文化教育的中心,有“小稷下”之称。……在广东、福建等地移民的影响下,以“闽南”移民为主的海南人所操的“闽南话”逐步演变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海南方言——“海南话”。

——据陈纯殷《古代海南岛移民史略》等整理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两则史料对于探究海南岛移民的史料价值,并对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陆移民对海南岛社会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体现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特点(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统计表
遗址名称距今年代发现地点所属流域
巫山人约200万年重庆巫山长江
元谋大约170万年云南元谋长江
蓝田人约115万年—65万年陕西蓝田黄河
北京人约70万年—23万年北京周口店海河
金牛山人约26万年辽宁营口辽河
A.中原核心、兼容并蓄B.本土特色、多元并进
C.源远流长、万姓同宗D.一体多元、区域互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新石器时代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社会概况。据此可知(       

流域

谷物

炊器

衣料

交通工具

建筑材料

长江

黄河

A.中国南北文化各具特色B.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C.阶级分化现象已经产生D.区域文化联系密切
10 . 下表为学生进行“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性学习收集的考古材料,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材料结论
A距今8000年的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上有些符号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相似原始社会已产生成熟文字
B良渚文化时期,多次出土了石犁及其他耘田器等多种稻田农具精耕细作农业出现
C距今4300年前后芦山峁遗址大规模的聚落体量,出现“宫殿”式建筑群落社会分化已产生
D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寺遗址大墓中,随葬陶鼓、木鼓、石磬、龙盘、玉石钺等彰显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礼乐制度初步形成
A.AB.BC.CD.D
2023-04-29更新 | 639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原创预测(五)历史试题【河北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