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和西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长子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加财产分配;到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的趋势是
A.嫡长子权力日益衰落
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C.封建家长制下家长的权力日益巩固
D.传统家庭观念解体
2 . 西周时期“封人”是中央之官,负责沟封疆界,并兼及祭祀、宾客、会盟等诸事项。到了春秋时期,“封人”多设在诸侯国,且前面冠以地名,变成了守疆之官,常受列国君主的宠嘉和重视。“封人”职责的变化反映了(       
A.地方治理走向成熟B.疆域观念渐趋强化
C.权力下移趋势加强D.华夏认同不断发展
3 . 西周晚期琱生簋上的铭文记载了琱生与公两家之间的田界纠纷,下面是为此案件的调解程序。这可以用来解释当时
(一)琱生方上诉,由司法官召伯虎出面调解
(二)琱生方接受调解,并送礼物给司法官表示感谢
(三)纠纷双方达成协议,重新划定田界,由有司确认,并写好文书封存官府
(四)琱生作为胜诉方将事件经过铸刻在青铜器上
A.土地出现私有化趋势B.王室的权威开始下降
C.土地可以随意买卖D.贵族间的矛盾频发
2022-05-11更新 | 62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
4 . 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夏商周时期的记载。据此可知,夏商周时期
史实出处
“禹崩……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启“灭有扈氏”,天下来朝《孟子·万章上》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四海来假,来假祁祁”《诗经·玄鸟》
“先王(周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国语·鲁语上》

A.王室有效掌控边疆B.宗法等级体制森严
C.君主集权趋势凸显.D.共主秩序得以维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A.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
B.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
C.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
D.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2018-11-05更新 | 1276次组卷 | 6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仙桃中学2019届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左传》《国语》等文献记载中,楚人引用《诗经》的例子并不少见。其中,楚庄王引用《诗经》数量之多,尤为引人注目。这主要反映了
A.国家统一的趋势在发展
B.当时楚国文化的包容
C.周代制度在楚国严格执行
D.儒家思想在楚国受到重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魏国首霸中原;燕昭王尊郭隗为师,用乐毅等士,燕国得以振兴。这类做法
A.导致战国七雄局面形成
B.改变了天下分裂的趋势
C.冲击了传统的血缘政治
D.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8 . 据《史记)》载“(西周)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伐楚战败)不返,卒(死)于江上。其卒不赴告(通知诸侯),讳之也。”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
A.诺侯应该服从周天子
B.宗法与分封互为表里
C.天子权力有衰落趋势
D.社会已发生重大变革
2018-02-10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孝感一中、应城一中等五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商朝前期的占卜由贞人(负责占卜的巫官)与商王共同完成,贞人负责向神灵询问吉凶祸福,王则是问卜后的发布者或决断者。商后期出现了大批没有记刻贞人名字的卜辞,甚至帝乙和帝辛还亲自担任贞人之职。这一变化说明(       
A.商人的认识水平提升B.史官取代巫官的职能
C.文字的载体发生变化D.神权与王权逐渐合一
2024-06-0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统计,殷墟卜辞中殷人祭祀祖先最为频繁,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崇拜,祈求祖先赐福后人。到了周代,祖先崇拜逐渐减少,对没有感情色彩、代表公正与秩序的天和上帝的祭祀则日益频繁,这一变化体现了(     
A.周代政治的神权色彩浓厚B.周人理性主义思想的成长
C.周人血缘亲情观念的淡化D.周代的社会秩序趋于公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