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和西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
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2023-04-02更新 | 1426次组卷 | 122卷引用:2019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周练历史试题
2 . 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
B.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2019-08-10更新 | 23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2016学年人民版高一必修1练习历史试卷30

3 .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C.皇帝宝座D.祖先牌位
2019-07-16更新 | 720次组卷 | 54卷引用: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文综训练四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指出,分封制不仅使周天子,而且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使周天子之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的封地里绝对的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的权威。这说明分封制
A.天子通过诸侯有效地管理地方
B.“天下一家”的认同日趋淡化
C.周王室开疆拓土扩大统治范围
D.地方权力过大会销蚀王室权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称赞管仲,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 ( )
①恢复了周礼
②尊崇周王,会盟诸侯
③实行“初税亩”
④北御夷狄,南制楚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出奔是一种离开母国前往他国的行为。到了战国时期,接受国会根据出奔者的才识和名望授予官职,如齐宜王以苏秦为客卿;荀子奔楚后,春申君以其为兰陵令。从材料可知战国时期的出奔行为
A.严重损害了母国利益
B.加速世卿世禄制的瓦解
C.加强了宗法依附关系
D.导致“士”阶层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公元前6世纪末,鲁国的三位国相掌控国家大势,其家城墙超出周朝的规格,鲁定公带军队去“堕三都”,但没成功。晋献公时为保太子位,不许群公子住国内,晋国没有了“公族”,而代替公族的卿族兴起;此后大权长期为卿族掌握,晋后来被赵、韩、魏三家所分。这两件事一定程度上
A.说明了分封制度弊端初显
B.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C.表明了礼乐制度荡然无存
D.反映了新兴势力的上升
8 . 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汉代,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唐宋以后.保持了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醣”。如康熙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宴请天下老人。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
A.政治活动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重要性
C.社会活动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
D.百善孝为先思想源于宗法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周以前,贵族社会流行多妻婚姻;西周时期,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多妾制取代。这一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强化周天子的权威
B.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
C.降低了女性的地位
D.削弱了贵族的特权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顾准认为“如果着重于‘僭主’一词的篡夺者或僭窃者的意义,那么,我国战国时代分晋的三家韩、魏、赵是僭主,取代姜齐的田成子是僭主,崛起于草莽的刘邦也是僭主。”“文武周公的道统,从殷商‘法统’的观念看,又何尝不是僭主?”然而,中国有“僭主”之实,为何没有“僭主”之名呢。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A.篡夺政权被视为大逆不道
B.实力成为君权合法的重要条件
C.古代天命观思想深入人心
D.国家大一统成为历史发展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