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和西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8 道试题
1 . 西周铜器最简单的铭文中,通常只刻画有作器者的名、其祖先之名,或者只有一族徽(如图1)。较长的铭文中,作器者常记载自己或祖先的功绩,以及因此受赏的荣耀,铭文经常以“子子孙孙永宝用”结尾(如图2)。据此可知,西周贵族(     

A.铸器的目的在于保持家族地位B.通过铜器铭文来传承家族记忆
C.利用铜器强化与周天子的联系D.致力于维护周文化的独特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诸侯大亚”是周人对居留在王畿内的外服诸侯亲族的统称。有学者考证,“诸侯大亚”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指居留畿内担任王朝卿士的诸小宗之族长子:另一类是诸侯安置在畿内替自己服侍王室,监管诸侯在畿内财产的代理人。据此可知,“诸侯大亚”的设置(     
A.加强了王室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拓展了西周的政治版图
C.密切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纽带D.削弱了家国同构的特质
2024-05-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商朝时期,王室控制的各个方国和部族大部分是通过直接的军事手段征服而来。西周建立之后,周王室控制的诸侯国则主要是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分封而来。相对于商朝的地方管理,分封制可谓是一种基于长远的战略规划。由此可见,西周分封制(     
A.取消了诸侯的独立地位B.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缓和了社会的各种矛盾D.有利于政治形势和秩序的稳定
2024-05-2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卷
4 . 武王伐纣(名“受”)的誓词声讨其自作威福、拒斥众人意见:“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肆予小子,诞以尔众士,殄歼乃仇。”而武王对于民众却放软身段,反复检讨自己的过失,将百姓犯错的原因归之于己,“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这说明当时(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家国一体观念形成
C.早期国家王权遭到削弱D.原始民主传统犹存
2024-04-1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考古发现,商朝青铜文明是由偃师—郑州二里岗—安阳殷墟一带向辽河流域、山东半岛、两湖及江西地区、晋陕之间的黄河两岸以及汉中、四川、两广等地传播;从西周文献和青铜器铭文中,可以发现西周政治模式和礼仪文化在各封国移植的情形。这说明商周时期(       
A.未曾受到异域文明的影响B.区域文明发展具有独特个性
C.中原文明向周边地区扩展D.中原地区积极吸纳区域文化
2024-04-03更新 | 324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候,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024-03-22更新 | 235次组卷 | 75卷引用:湖北省随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7 . 传统观点认为,西周时期的秦人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者在甘肃省甘谷县毛家坪村发现了西周时期的秦文化遗存,在其居住遗址中发现有灰坑、残房基地面等;出土陶器形态与西周陶器形态基本相似,有、盆、豆、罐等。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民族融合进程加快
B.农业文明影响扩大
C.区域文明进程趋同
D.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2024-03-22更新 | 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T8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相互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则那些制度各各分裂,决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下列制度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禅让制与皇帝制B.分封制与宗法制C.井田制与宗法制D.察举制与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尚书》中记载了一段周公东征之后的告诫,其译文为“从今以后的嗣王,应当效仿文王,不要贪图舒服,不要喜欢游玩,不要收取额外的赋税,不要像商纣王那样糊涂,倘使还是这样,不但上天会不高兴,人民更要诅咒他”。该文旨在强调西周统治者重视(     
A.德治B.礼乐C.分封制D.宗法制
2024-03-09更新 | 18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10 . 西周绷国(今山西省绛县)墓地发掘出土的一个铜簋中保存有大量的炭化物,考古学者分析了样品的碳氮含量和同位素比值,推测铜簋内曾盛有煮熟的大米及肉类——“羹”,这一与文献记载相悖的结论,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这表明(     
A.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B.文献价值有赖于当代学者阐释
C.文献记载必须得到出土文物印证D.科技考古有助于探求历史真实
2024-02-27更新 | 17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