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和西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周天子“以藩屏周”是通过居高临下地对诸侯国发号施令,即使在宗周失陷、成周衰微的背景下,周天子的至尊地位仍维持了500余年。该学者意在说明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     
A.维持了较长久的统治B.扩大了西周的版图
C.形成稳定的君臣关系D.彻底控制了诸侯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周礼规定:只有作为天下大宗的周王才有祭祀天地和周人共同祖先的权力,天子祀天祭祖,内服、外服中各级各姓封君贵族均有从祭和助祭的义务。当异姓封君贵族履行从祭与助祭义务时,其原有族群背景便被极度淡化了,这表明周朝(     
A.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形成B.祭祀活动强化了文化认同
C.区域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D.祭祖活动巩固了宗法制度
2024-04-07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周洛邑(图)的建设,经历了武王选址、召公相宅、周公营建、成王“宅兹中国”的过程。周初统治者持续营建洛邑的历史背景是(     
A.疆域的扩展B.生产力的飞跃C.镐京的陷落D.分封制的衰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周时期,周天子祀天祭祖,内服、外服中各级各姓封君贵族均有从祭和助祭的义务。当异姓封君贵族履行从祭与助祭义务之时,其原有族群背景便被大大淡化了,无形之中融入西周王朝的统治阶级阵营。据此可知,这一现象(     
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B.推动了周文化心理认同
C.加强了周天子集权统治D.强化了同源共祖的观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尚书·牧誓》载武王伐纣在牧野宣誓: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干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聚、卢、彭、濮人。称尔戈、比而干、立而矛、予其誓。”材料体现了(     
A.分封制的背景B.官僚体系完善C.周部落实力强大D.商纣王统治残暴
2023-10-0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铜梁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亲关系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的,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这一创造(     
A.摒弃了前代原有的政治制度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C.体现了家国一体的治国理念D.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周建立后,周人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来邦国的地域内,大量分封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建立诸侯国,这样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A.反映了权力制衡原则B.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
C.体现了中央集权趋势D.揭开了官僚政治序幕
8 . 有学者认为,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由此可知,西周的分封制(     
A.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形成B.瓦解了血缘宗法关系
C.平衡了贵族集团的利益D.助推了国家形态发展
2022-03-12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校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西周早期,为了对抗商人,周人注重辈分认同,同辈之间强调共享政权同进义务。西周中后期,周人部族内部已高度分层化,形成了一个上下尊卑的层级社会。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土地财产分封的有限性B.礼乐制度逐渐遭到破坏
C.宗法制的强化与发展D.中央集权的日益加强
2022-03-25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写道:“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种“插队”行为客观上
A.有助于加强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的整合
C.加强了各级贵族之间的血缘关系D.蕴藏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巨大隐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